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5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郑州手表厂是如何诞生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郑州手表厂是如何诞生的

中原网  日期: 2008-03-05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手表厂老职工王吉陆
  郑州手表厂职工到上海手表厂学习先进技术
  郑州手表厂装配组1975年春节的合影
  

  郑州市棉麻总公司的许先生至今还珍藏着一对海鸥表,这是1987年他和妻子订婚的纪念物。许先生对国产表非常偏爱,因为国产表用钢非常讲究,量足,性价比高。“我之所以喜欢国产表还有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我小时候手表还是父辈们买不起、戴不起的奢侈品。我父亲是医生,月工资60多元,他省吃俭用了一年才买了一块上海牌快摆表,那是我家的第一块表,时间应该是1976年。”

  那年,陇海路59号的郑州手表厂全厂职工正沉浸在黄河牌手表技术完善、生产规模扩大的喜悦中。从1974年第一只黄河牌手表诞生到1976年,郑州手表厂已度过了最初创业的困难时期。

  王吉陆是郑州手表厂的“元老”。当我们在汝河路手表厂的南家属院找到他时,他正睡午觉,听说我们要了解“黄河”牌手表,困意全消,立时精神起来。

  今年70岁的王吉陆,父亲是旧时的修表匠,最初是在老家许昌,后来来到郑州,在西大街黄殿坑处开了家修表铺。王吉陆14岁就在父亲的铺子里当学徒。解放后,王家铺子先是被并入合作组,又被并入合作社,后改为国营的郑州钟表厂。王吉陆也成了引以为傲的工人阶级中的一员。“当时我并不喜欢,倒是羡慕进了纱厂的熟人,结果那个熟人说我们的活儿太舒服了,坐在那里不费什么力气就干了。”

  其实钟表制造并非想象的那么简单。“1958年,连我在内的郑州钟表仪器厂的十几个人到烟台学习了5个多月的闹钟制造,又到沈阳学习了压力表的制作,才开始在郑州生产。那是郑州最早生产的表类电子产品。”王吉陆回忆说,“1970年,各地都在响应国家号召发展地方工业,郑州政府提出组建手表厂。原定是把管城手表社、二七手表社的人组织起来,但王辉(时任郑州市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认为原来郑州钟表仪器厂的人经验丰富、技术过硬,于是,我们那批一度被划归为第六工业机械部一六零工厂(现十三所)的80多人又被调了回来。”

  “1971年,郑州手表厂正式成立,我们被派往南京中山手表厂学习。当时大部分都是修表匠出身,我们借了人家的图纸根本看不懂,只好晚上回到旅社比葫芦画瓢临摹下来。后来厂里调来了技术员和工程师,大家便热火朝天地开始忙试制。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经常干到夜里十一二点钟,忙起来每天只休息两三个小时。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心甘情愿,加班后,食堂给做碗汤面条,吃个馍就很满足了。”

  当年买表要凭券,供不应求

  “那时买手表要凭工业券,供不应求。”郑州手表厂退休职工崔秀云回忆道,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郑州手表厂研制出了“黄河”牌16钻全钢防震日历表和“明星”牌石英电子女表等新产品。1985年,当时轻工部委托河南省一轻厅组织22个单位对“黄河”牌手表鉴定,结论是:走时精确、高低温试验合格率达到100%,郑州手表厂一跃成为全国38家手表主机生产定点厂之一。

  厂办公室的周先生是1988年调入郑州手表厂的,之后一年左右,郑州手表厂取得了国家手表厂定点认证及产品出入口许可证。“我至今还记得啊,1990年时,全厂拥有各类设备1000余台,光手表专用机床就有500余台,像瑞士进口设备差不多有40台呢。那时候厂里机器不停啊,当时以生产‘黄河’牌16钻男表为主,还生产有‘王冠’、‘霸王’、‘明星’三个牌子。”

  这些牌子对当年郑州乃至中原的人来说是不会陌生的,全是16钻全钢、防震细马手表,走时延续时间长达52小时。

  李素琴是一位曾使用过郑州手表厂产品的市民。她原来是市农机工业公司的职工,大概是1993年年底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第二年年初颁发先进工作者奖状时,奖品就是一块由郑州手表厂出品的怀表。

  “这块怀表是红铜外壳,正面是毛泽东的头像,怀表周围有繁体字‘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纪念’,背面是北京天安门。这块纪念怀表,到现在我上上劲(发条)还能用,虽然很旧了我还是会很珍惜,因为它见证了我的工作成绩。”

  河南省民营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张立功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郑州的一批电子类产品企业在全国都很有名,除了手表,还有磁带和照相机,但现在这些企业都不为人所知了。

  本文未完,请继续阅读C06版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