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情感倾诉
3  4  
PDF 版
妈妈的爱让我思念到如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妈妈的爱让我思念到如今

中原网  日期: 2008-03-06  来源: 郑州晚报  
  “想起了老妈妈,如今她在老家,一年四季从春到冬,冰霜染尽了她的白发,我说让她出来走走,她说家里离不开她……”郑先生想起他母亲、说起他母亲依然充满深情……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面对着那些普通而又崇高的女性,我们有着万千感慨,在此我们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所有辛勤劳作的女性们节日快乐!

  讲述人:郑文,男,退休干部     讲述时间:2月25日     采访人:晚报记者 崔迎    

  ●贫困的母亲,有过辉煌的过去

  说起妈妈,不能不提那段艰苦而又难忘的过去。我的妈妈李桂荣,出生在宝丰县一户贫苦农民家庭。她的少年时代伴随战乱成长,青年时代与广大的翻身农民一起过上了太平日子。年轻时的她朝气蓬勃,泼辣能干,事事走在前头,她半天能割一大捆草,背着草回家时只看到草在走,却看不到人;她一天织过一丈八尺布,为多数人所不及,她先后被评为生产队和公社的积极分子,还光荣地出席了公社的劳动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年轻时就当上了那个年代令人羡慕的供销社的营业员,解放初期她还曾任乡妇联主任,在乡邻中尤其在当时的女青年中颇有影响。

  可说起我们那时的家,有的只是贫穷。妈妈18岁时便与父亲结婚了,当时家中有一间半草房,一张床,一个铸铁洗脸盆,三分之一份额的织布机,一张没油漆的条桌,以及妈妈陪嫁的一口木箱、两把木椅与不配套的炊具。这就是全部的家当了。

  ●她含辛茹苦,把爱留给了我们

  妈妈婚后,历尽艰辛,孝顺爷爷奶奶,尽力抚育我们。她大半生所追求的,就是能让我们吃饱饭。当时人们一年到头不停地劳动,粮食总是不够吃!“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是当时农村生活的真实反映。好收成的年景,可以吃上红薯馍。红薯面做成的馍,表面黑光,特别的硬。这窝窝头,也不能随便吃,吃多了经常感到“烧心”。一家人吃菜的机会更少,偶尔有些青椒和韭花。

  妈妈为了我们吃饱饭,她不敢误工,脸朝黄土背朝天,每天能挣8个工分。在参加劳动的同时,妈妈要统筹计划,粗细搭配,过好日子,不能断炊,并想办法弥补粮食不足。

  每当芝麻结顶之时,妈妈总是在午休时间或月光下,用快捷的双手,打许许多多的芝麻叶。芝麻叶是上等的好菜,光滑味香。用开水煮后晒干,挂起来保存,这就是一年的菜。在红薯基本成熟后,妈妈又采摘好多好多的红薯叶存储起来,既是菜蔬,又可弥补粮食不足。

  记忆中,磨面好像总是妈妈的活儿,从妈妈结婚到1969年有了电磨,从未占用白天劳动时间磨面。她半夜起床,套驴拉磨,干到天亮了,她又带着满脸满身的白霜,拖着疲倦的身躯上工去了。

  妈妈爱每一个家人,她常设法将好一点的饭留给年迈的老人、年幼的弟妹和来家的亲戚吃。我小时候很不懂事。一次,吃了和妈妈一块挖的野菜,因为没有吃饱,哭着闹着,要妈妈和我一块再到那个地方去挖那种好吃的野菜。实际上那里已经没有了。

  多少年里,每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妈妈总是干这干那,很自然地设法回避,让我们和“当家的”父亲先吃,我们年幼无知,没想那么多,也没有劝妈妈和我们一块吃饭,是她不饿吗?不可能!况且一顿两顿容易,一天两天也好忍耐,长期这样,是多么不易啊!

  ●心灵手巧的她,是过日子的好手

  妈妈心灵手巧,是理家的一把好手。她不仅能纺花织布做衣服,做鞋子,还会在衣服、鞋子上绘图案,绣花;她会烙馍、炕馍、擀面条、炸油条、打凉粉,她一次打20多盆300多斤、整整一板车的凉粉,由爷爷拉出去卖,以贴补家用。

  我的老家,土地贫瘠。我当兵前的那些年,生产队每年给每人分配250克带籽的棉花,这半斤棉花关乎着我们的冷暖,衣服、帽子、鞋子、被子,甚至纽扣都寄托在这些棉花上。无奈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没褥子铺的大有人在,没穿衬裤的人更是占绝大部分。

  我们家有7口人,1.75公斤的棉花,要解决全家人的穿衣和铺盖,而且妈妈不能耽误做饭,不能影响挣工分。妈妈白天下地劳动,放工后赶着做饭,我们吃完饭,她刷锅、洗碗、喂猪,接着就坐到纺花车前纺线。为了纺出足够长度的棉线,她右手摇花车,左手握花筒,并高高抬起胳膊,尽力纺长些,再倒回到线穗上。她纺啊纺,不停地纺,我夜自习后做完功课,睡觉的时候她在纺,半夜解手的时候她在纺,早上醒来的时候她还在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千针万线,我永远无法计算出她纺线的长度。

  爷爷将妈妈许多个不眠之夜纺成的线、织好的布,拿到集市上,卖给城里人,买来多于1.75公斤的棉花或者直接用布换取多于1.75公斤的棉花。妈妈把换来的比起初要多的棉花,再纺成线,织成布,再换来更多的棉花,如此循环往复。最后织成的布,妈妈为我们做衣服、做铺盖。

  ●宁愿自己苦累,也不耽误我的学业

  “文革” 时期,在学校罢课的岁月,妈妈悄悄地请先生来,利用晚上教我学习。妈妈常以“学会狮子滚绣球(被除数为1亿,除数是4位数以上的珠算除法,除数每加1倍为1滚,共滚18次),走遍天下无对头”这句俗语来鼓励我多学多练。

  为了供养我上学,妈妈和爷爷到山上去砸石子,直径1.2厘米的石子,每立方米可卖17元钱。她砸石子、搬石头,大石头先破成较小的石块,再用铁圈套住,砸成直径1.2厘米的小石子。由于长时间不间断地抬举铁锤,胳膊由累到困,由困至酸,由酸痛到麻木,晚上她常常被疼醒。

  在那个年代,农民不允许搞副业,但可以养猪,因此许多年间,我们家总是养两三头猪以供我上学。为了养猪,妈妈常捡些红薯尾巴或割草喂猪。她还亲自上山拾人粪喂猪。这是缺吃少喝年代,最经济实用和农村养猪所普遍采用的方法,但一般都由男人来干。妈妈在劳动之余,在做了家务后,并没有歇息,她起早贪黑地背着粪箩头,专走沟沟坎坎,寻遍荒郊野外,拾来大粪喂猪,供我上学。几十年后,健在的老人们常对我提起妈妈拾人粪喂猪的情景,用农民的语言表达对妈妈的敬佩与感动:“孩子,可不能忘了你娘啊!”

  ●老迈的母亲,已是病魔缠身

  妈妈的一辈子一直都在劳作中。为了我们的温饱和学业,她起早贪黑地干,忍辱负重地干,想方设法地干,白天晚上干,一年到头干,不要命地干,不惜生命的透支,忍受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精神折磨和身体的重负,从没言过苦和累。在不间断的劳作之中,她送走了90多岁的爷爷,将我们4个子女抚育长大直至结婚成家,有了后代。

  在条件得到改善后的许多年间,妈妈每天早上要做五锅饭。第一锅是送父亲到村外卖豆腐的早点,第二锅是孩子们上学的早餐,第三锅是参加劳动的成年人的早饭,第四锅是专为爷爷开的小灶,第五锅是为牲口煮的食料,妈妈就是这样,一锅又一锅,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辛辛苦苦步入了老年。

  我记得在我婚后的一个秋天探家时,家人白天掰了几车玉米,堆在院子里,准备翌日剥去包皮,挂起来晾晒。晚上,我和爱人商量,“明天早点起床剥玉米,帮家里干些活”。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起了床,可院子里一大堆玉米全剥完了。妈妈不声不响,不知道几点钟起床,秋天的寒意之中,我们熟睡的晚上,她几乎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岁月不饶人,如今妈妈已经年近八旬了,她几十年不停地劳作,使她积劳成疾。早年的磨难以及年老退化的自然规律,使她青春不再,芳颜不再,黑发不再,累弯的腰再也直不起来了。

  在人生漫漫的旅途上,妈妈由年轻到白发,由美丽到憔悴,不变的是一颗淳朴的、可敬的、执著的心,期望着老人长寿,期盼孩子们长大,但惟独她从未想过自己。看得出她时刻挂念着她的儿女,但她从不说,甚至家里有事也不愿告诉我们,她害怕影响了我们的工作。可是,每一次回家她总是那样高兴,忙着割肉包饺子,把她最无私的母爱都留给了我们……母亲啊,这就是我那平凡而又可敬的母亲!

  “想起了老妈妈,呕心沥血地哺育了我,孩儿怎能不报答……”这首歌颂母亲的歌曲,这情真意切的旋律,在我想起母亲的时候,总会不断地回荡在我的心中,让我的心中充满了对母亲的深深眷恋与感激……

  记者手记

  认识郑老先生是通过他写的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这位母亲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和郑老先生几番交谈后,我不仅对这位母亲更多了几分了解,也更多出了几分由衷的敬佩,同时也因郑老先生对母亲的那份深深的母子情结而感动着。三八节到了,愿我们把它献给天下最可亲可敬的母亲、所有无私奉献的女性们,同时也带去我们最真挚的祝福……

  倾诉热线:13838146051

  E-mailzzwbcy@126.com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