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观星台
3  4  
PDF 版
读书随想
没有尾巴的鸟儿
我要富贵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读书随想

中原网  日期: 2008-03-12  来源: 郑州晚报  
  灯下漫笔

  徐扬

  书籍在人类进步和文明传承中功不可没。书籍之于个人则是知识的源泉、能力的基础、心灵的鸡汤、精神的食粮、指路的明灯,人生的向导。当然,并非所有的书籍都能担此重任,堪负殊荣。自古以来,人们对书的赞誉和推崇毫不吝啬:“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积金千量,不如明解经书”。每本书都在我们面前打开一扇窗,让我们借以呼吸新鲜空气,看到一个色彩绚丽的世界并分享生命的经验、快乐、忧伤、愤怒,由此还会产生对人生深深的感悟。古今中外名人爱书之轶事更是不胜枚举。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时,有位日本朋友问他:我想问一问,你平常最喜欢的是什么?孙中山说,我最喜欢两样:第一是书,第二是女人。

  书籍本身抽象的价值通过阅读方可实现。前人劝学、劝读可谓诲语谆谆:“世上万般皆下品,思量唯有读书高”;“读书需用意,一字值千金”;“有田不耕仓廪虚,有书不读子孙愚”。孙子曰:“古人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事之学为生命寻找并享受快乐;为人之学则为建功立业(如谋职、创业、职称、学衔等)并借以证明生命的价值和水准。在我看来,为他人读书和为自己读书都无可厚非,且因其常有兼而有之之功而实难明确区分。只是光为他人读书,有了较强的功利色彩就难免投机取巧,不解真经,不得真趣;若再过于执著,更不免为其所累,正所谓“书读五车,才分八斗,未闻一日清闲”(《菜根谭》语),岂不悲哉!因此,即便是为建功而读书,也应以潇洒的心态去读。

  读书可以独坐而诵之,也可与人共读,或读后与人交流。“经宜独坐读,史鉴宜与友共读”。读后与人交流,则有可能使心得增值。我很欣赏台湾一学者所言:“好书送与朋友读,好酒留下自家喝。”前者是说朋友读后便于交流、便于增值,后者则道出了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差异性,即物质产品的消费数与结余数此增彼减。

  因读者的阅历不同,读书有不同的境界,“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即便是同一本书、同一个读者,不同时期也可读出不同的味道来。列宁《哲学笔记》中抄录了黑格尔的一段话,很能说明问题:关于人生的同一句格言,年轻人会讲,老年人也会讲,但是他们所体会的意义则迥然不同。尽管年轻人也可以正确地表达这句格言,但他绝对体会不到这一句格言内涵中的那种深刻性和广袤性。因为对于一个老人来说,这句格言不仅是一句语言,其中已凝聚了他的整个人生经历、人生体验。当我们的阅历足够丰富而呈现出智慧之光时,你就有了阅读无字之书的能力,因为阅山阅水阅人都是读书。山水是地上之文章。“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而每个人也都是一本与众不同的书:“对渊博友如读异书,对风雅友如读名人诗文,对谨饬友如读圣贤经论,对滑稽友如阅读传奇小说。”“能读无字之书,方可得惊人妙句,能会难通之解,方可参最上禅机。”

  读书须讲求实效,切忌搞花架子、自欺欺人。“藏书不难,能看为难;看书不难,能读为难;读书不难,能用为难;能用不难,能记为难。”读书时当心底虚空、洁净,“清心寡欲始读书,莫拿书籍做装饰!”

  何时读书,读何种书,古人也有高论。三国时董遇提出读书三余,即冬季、夜晚、阴雨时。张潮则认为夏季也有三余,即“晨起者夜之余,夜坐者昼之余,午睡者应酬人事之余”。他还认为:“读经宜冬,其神专也;读史宜夏,其时久也;读诸子宜秋,其致别也;读诸集宜春,其机畅也。”以我之见,何时读何书全系于心,正所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有欣赏诗书心,都是读书好时节。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