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细节 原 罪 |
|
丑闻余波
整个华尔街都在看笑话
斯皮策2006年赢得纽约州州长选举,此前两次出任州司法部长,在打击华尔街大公司不法行为、有组织犯罪、白领犯罪等方面声誉卓著。性交易案曝光后,华尔街几乎没人对他名誉扫地表示同情,大多数持幸灾乐祸的态度。
现年41岁的交易员迈克尔·姆拉科维奇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前接受路透社采访时说:“斯皮策给华尔街造成了很大破坏,现在他得到报应。”
美国投资管理公司TCW集团首席投资顾问杰弗里·冈拉克说:“这家伙是个典型的伪君子。华尔街每个人都愿意听到这样的消息,因为他咄咄逼人,以牺牲华尔街为代价拓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马上分析
他为啥会做这种傻事儿?
斯皮策涉嫌嫖娼一事被披露后,美国社会一片哗然。人们不禁发问:斯皮策身为一州之长,怎会做出这种自毁前程的蠢事,他到底在想什么?!
纽约大学伯纳德·巴鲁克学院教授道格·穆齐奥说,分析斯皮策让他心情矛盾,因为他难以分清,斯皮策的所作所为究竟是源于他深刻的强迫性冲动,还是仅仅因为他个性傲慢狂妄。
“或许兼而有之,二者并不相互排斥,”穆齐奥说,“那无异于喝下一杯致命的鸡尾酒。类似案件中,(当事人)鲁莽和铤而走险的心理往往令人惊诧不已。”
美联社记者乔斯林·诺韦克说,探究这类人的行为心理,常感到一种“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困惑:是他们爬上高位前就已“变质”,还是常年高官厚禄壮大了他们冲破法律底线的胆量?
美国精神分析师里昂·霍夫曼分析说,政治人物常有一种“例外”心理,“觉得那些被禁止的事,一般人不能做,他们却能”,“这些人会像那些未成年人一样,觉得‘法律不允许把我逮起来’”。
媒体封面秀
双关标题:
再见,州长?
(好买卖,州长?)
《费城每日新闻》
《新闻日报》:
艾略特和应召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