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张勤 张竞昳/文 张翼飞/图
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将于2008年3月至2009年7月在北京等10省市的音乐教学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在全国推开。
修订过的《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增加了有关京剧教学的内容,并根据一至九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了15首京剧经典唱段作为中小学音乐课的教学内容。
虽然河南省没有被列入10个首先推广的省市之中,但一直以来,我省音乐课中就包含有传统戏曲,如豫剧、坠子、京剧、昆曲等剧种,但只是教学时以欣赏为主,并不要求学生学到何种程度。
而目前,郑州市中原区秦岭路小学已经把京剧唱段引进小学课堂,据说这在郑州还是第一次。从昨天的授课效果来看,由于还在孩子们的好奇阶段,尚看不出来大家担心的“排斥现象”。
全校都上京剧课,秦岭路小学拿了个第一
昨日的课堂上,“奶奶,您听我说……”一句高亢嘹亮的开场白后,秦岭路小学的4名三年级女生开始了唱段:“我家的表叔数不清……”原来,同学们正在学习京剧《红灯记》里有名的唱段,边唱边配合着手部动作,活脱脱一个个小“铁梅”。女孩子刚唱完,班上的男孩子就开始唱《智取威虎山》里的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
在另一间教室里,三(4)班的音乐课学的是豫剧,有《花木兰》选段,也有《穆桂英挂帅》选段,老师还找来几套戏服让同学们穿上,漂亮的扮相和熟悉的旋律,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兴趣。
戏剧课程是秦岭路小学本学期刚开设的校本课程,从昨天开始,全校同学将陆续学习京剧和豫剧的一些唱段。“戏剧课不是日常音乐课的主要内容,而是作为一种校本课程,每个年级每学期有6节课的学习时间,学两个唱段。把京剧作为校本课程来上,在郑州可能还是头一个。”校长曹建平介绍说。
好奇中学习国粹省粹,没看出什么不适应
小学生对京剧远不如对流行歌曲那样熟悉,多数同学甚至没听过京剧。
“我们学的是京剧《红灯记》里的‘都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以前都没听过。”三(1)班的一名女生说,平时嘴里哼的都是流行歌曲,还没有听过有同学唱京剧的。大家都认为京剧比较难学,要唱好一段戏,可是要花费很大工夫。
“不过我们都挺喜欢的。和平时上课学的儿童歌曲不一样,感觉挺新鲜。”三(4)班学唱的是豫剧,女生朱梦瑶说出了大家的感觉。
就在外界对“京剧进课堂”有各种争议的时候,秦岭路小学引入京剧作为音乐课内容之一,校长曹建平也做好了接受不同意见的思想准备。该校为三年级同学准备的京剧唱段和教育部推广的京剧剧目一样。曹建平说样板戏唱段多也不是什么坏事情,“小学阶段正是学生立志的时期,挑选的戏曲都蕴含着爱国精神,对小学生有较好的教育意义。”
据曹建平介绍,从现在来看,孩子们对京剧、豫剧还在好奇阶段,没有发生抵触现象。“其实,新鲜知识最能让孩子时时刻刻都保持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我们还计划把国画、毛笔字、笛子作为校本课程,进行新的尝试。”
音乐老师现蒸热卖,盼望名家现身课堂
“京剧、豫剧对学生来说是新鲜的,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门新课程。”音乐老师马仙菲说,学校有3名音乐老师,学的都是声乐,现在要教京剧和豫剧,都得从头学起。
马老师负责教豫剧,自己先自学,学会三四个唱段再教给学生。“跟着戏曲光盘学,从网上下载豫剧唱段,在电脑上学。”马老师说,平时备课需要20分钟左右,教豫剧要花一节课时间来备课。
关于样板戏编入教材多少之争,教京剧的郑彦老师说,传统京剧唱段更难学,即便是学声乐出身的老师,想学好也不容易,现在还不是大力普及的时候吧。
每天花半小时的时间学戏,成了音乐老师下班后的必修课。“看到学生们很喜欢这些课,也觉得时间没有白白浪费。其实,在学校普及戏剧课,等于是在发展将来的戏剧市场,我省的豫剧名家更应该看到这一点,希望媒体牵牵线,让名家教教我们当老师的,教给学生的东西要正宗啊!”郑彦老师说,随着引入课堂的教学内容越来越多,以前工作压力不大的体音美老师也越来越忙了。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梅葆玖等40余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认为进中小学校园的京剧剧目“样板戏”太多,应增加传统剧目。
日前,教育部决定今年在全国10省市中小学试点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15首京剧教学曲目目前已经确定,“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都有一颗红亮的心”等经典“样板戏”京剧唱段入选。
马上对接
秦岭路小学的孩子们在好奇中接受
传统名段不好学,希望戏剧名家出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