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7版:第一健康·社区
3  4  
PDF 版
刘恒亮 跑在心肌梗死的前面
警民心连心再谱医患新篇章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刘恒亮 跑在心肌梗死的前面

中原网  日期: 2008-03-17  来源: 郑州晚报  
  健康卫士

  编者按:

  目前,整个社会都在关注医疗行业,一些人更以挑剔的眼光看待医务人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可也有那样的一群人,他们具有高尚医德、精湛医术,并用他们漫长行医生涯中的铁律、对工作和事业的痴迷,回应了社会的关注、时代的要求以及广大患者对生命的热切期待。从本周起,本报将连续介绍那些站在医疗卫生第一线的医德标兵们。

  10年前,他是来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第一个研究生。谁都知道,急诊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风险巨大,可十年后,他和他的同事们创出了全省急诊心肌梗死介入手术例数第一、成功率95%的奇迹,在省市级医院林立的郑州,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心脏急诊治疗。晚报记者 聂广利

  

  出门散步,不敢绕开医院的30分钟步行圈

  走路习惯一路小跑。他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人的心脏大约有40亿个心肌细胞,假如少了10亿个就会造成心衰,少了其中的40%就有80%~90%的可能引起心肌梗死了。”近年来,已经有很多知名人士如:高秀敏、马季、侯耀文等都是死于急性心肌梗死的,令人痛惜。

  刘恒亮告诉记者,心肌梗死病人发病20分钟,心肌细胞就开始死亡了。因此对于心肌梗死病人来说,每争得一分钟的抢救时间,就多一分生存的希望。“要是在30~90分钟之内还没有给患者做手术,那就谈不上急诊了。”刘恒亮说。

  在心内科对刘恒亮的“走”有一个新的称谓,那就是“跑”。他说,走快点,就能多争取一点抢救病人的时间,病人就多了一分生的希望。为此,他根本不敢离开郑州,想出去散步,就不敢离开医院超过30分钟的步行圈。

  

  心肠软,眼窝浅,骨折了打着石膏,坐着轮椅上了手术台

  在义无反顾救助病人的同时,他完全忘记了自己也是一位病人。

  2006年3月,在给病人诊断时,他突然栽倒骨折了。骨科医生建议脚必须打上石膏,3个月内要静养休息。可打石膏后的第四天,就有患者点名要他做手术了。他自己都站不起来,怎么做手术?可病人说了,他不做就不做了。“这怎么能行,万一出点事可咋办?”由此他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手术,坐着轮椅上了手术台。那次手术,他先用不受伤的左脚踮着,可时间一长,身体失去平衡,右脚就会不由自主地落地,立刻就引来钻心的疼痛。

  手术一结束,衣服早就被冷汗浸透了的刘恒亮暗暗告诫自己,说什么也不能这样了,这可真是玩命啊!可病人一来,他又义无反顾地坐上轮椅,“走进”了手术室。也就是只有四天没有做手术,接下来的日子,刘恒亮总是坐着轮椅去给患者看病,几乎天天都要上手术台。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