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5版:文化新闻
3  4  
PDF 版
央视青歌赛 文化测试遭嘘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试题有争议 答案有歧义
央视青歌赛 文化测试遭嘘声

中原网  日期: 2008-03-19  来源: 郑州晚报  
  文化评委余秋雨(右)、徐沛东在青歌赛上
  两年一度的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目前正在央视3套每晚直播。在首先进行的合唱类别决赛中,接连4天有30个代表队参加合唱组单项决赛,而由文化学者余秋雨把舵的综合素质测试单元依然和过去几年一样难逃争议。

  互动式问答 评委更紧张

  从16日到昨晚,央视青歌赛出现的最令观众叫好的综合素质“即兴提问”环节,因由余秋雨或徐沛东自行出题,与选手进行互动式问答,悬念性很强,受到了观众的格外关注。

  本届青歌赛综合测试单元,引入了一种新的题目类型,即大屏幕上只展现一段文字表述,由余秋雨或徐沛东自行出题,与选手进行互动式问答。“以往一到综合测试,台上气氛就变得很紧张,一道题目只有一个标准答案,答错了就没有分。”大赛策划人秦新民介绍,“改一问一答为互动式问答,主要是希望评委能更灵活地掌握尺度,只要选手能答对知识点就可以给分。”文化评委余秋雨表示这种即兴出题形式非常灵活,悬念性很强,很让观众瞩目,他对这个新形式未来可能产生的效果十分看好。

  余秋雨认为,这种提问形式更有利于对一个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探讨。“如果选手回答得好,后面我们还可以加问,很多意想不到的惊喜都会出现。”余秋雨说,几天比赛中,自己其实更紧张,“因为出题形式非常灵活,我必须随时根据这个选手的临场状态、知识水平,调整题目的配比。第一题之后的第二、第三题,上场前我也不能确定,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于第一题比较基础,当选手回答不出时,自己甚至可以公布第一题的答案,将进一步推动提问的进程。”余秋雨认为,经历了前几场的预热后,自己和选手都会越来越自如,更有发挥的空间。

  综合测试题 观众不满意

  综合知识问答部分一向是青歌赛最吸引观众的环节,但是由于知识点涉及广泛,所以很多选手在这个环节栽跟头。虽然今年青歌赛把综合知识问答部分的难度设为高中水平,但依然很多选手过不了这一关。

  对于几天中出现的综合测试题目,部分观众并不满意。有观众认为,测试题范围极广但难度不均。比如让北大学生回答的问题是“听故事选成语”,“黄粱美梦”的答案过于简单,军艺学生抽到的选择题是“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口号”三选一,也不难;而《修女也疯狂》中的那段欢快插曲是爵士合唱还是福音合唱,则专业得让来自江苏的选手摸不着头脑;让年轻的西藏选手回答《长征组歌》的问题也着实令人心生怜悯。最离谱的是第一天首个出场的云南选手,在回答“世界上最狭长的南美洲国家”时给出的答案是“意大利”,对此,有观众认为“知识构成差别很大的选手,抽到难度不同的题目显得不太公平”。

  最惹争议的问题则来自一道“听故事选成语”的题目,讲的是“一个古人入住旅店,店主发现其仪表堂堂似有作为,于是跟随他赴京,后发现该人言辞过激做事不稳,于是一怒回家”。3个选择答案分别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和“华而不实”,最后的正确答案是“华而不实”。该选手没有答对,但正确答案显然也过于牵强。倒是余秋雨的解释算是救了场,他说用排除法来看,此事既不是“耳听”,也不算“盛名”。不过“华而不实”的答案一出也在现场引发了一片的嘘声。对此,大赛策划人秦新民表示,每一道题目都有明确的出处,“这道题目是专家根据‘华而不实’成语的来源编撰的,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余秋雨铁面点评

  镜头1

  四川音乐学院学生答不全“孔子”

  16日晚,第13届CCTV青歌赛进行的是今年第一次列入青歌赛的合唱比赛,第一个遭遇“即兴提问”的就是四川音乐学院男声合唱队。余秋雨评委发出一连串提问:“孔子,字什么名什么?”“他是春秋战国时的哪国人?”“他的学生将他的精彩语录收集了一本书,叫什么名字?”“他是哪个思想学派的创始人?”答题者回答出了孔子名孔丘,是鲁国人,孔子语录是《论语》,却没答出孔子字仲尼,是儒家创始人。余秋雨的点评可谓毫不留情,他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常识,是大家都应该了解的,孔子和老子的相关知识都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常识,世界上有许多人都知道孔子,我们作为中国人,更应该知道孔子。”

  镜头2

  黑龙江大学学生称曹操当过皇帝

  16日举行的合唱比赛中,15支合唱队中大部分是大学生合唱团。在知识问答部分,一大学生不仅不知道建安文学,还称曹操当过皇帝,这让评委余秋雨很不满意,连称“不应该”。黑龙江大学合唱团一学生代表在回答曹操、曹植、曹丕三人所属的文学流派时,半天答不出来;被问到曹氏父子三人哪个做过皇帝时,该学生回答:曹操。正确答案应该为曹丕。余秋雨在点评中称,作为一个大学生,不知道建安文学很不应该,不知道曹操没当过皇帝,也是很遗憾的事情。这让答题的学生十分尴尬。

  马上点评

  从青歌赛选手答题

  看娱乐界“浮躁症”

  作为CCTV青歌赛多届的综合素质评委,余秋雨在考核参赛选手综合素质方面担当了极其重要的角色,他这次在“即兴提问”环节所表现出的“铁面点评”精神就是其认真履行评委职责的充分体现,也是值得其他评委效仿的职业素养。

  提到孔子,套用赵本山大叔的一句小品口头禅:读书人都知道。但真要将孔子的每一个具体信息答全的人恐怕并不多。一者,如今处于信息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需要了解和掌握的东西太多太杂,一个人在众多所涉领域不可能做到“泛而细、全且精”;二者,文化的学习是一件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的事情,需要摒弃虚华浮躁的心态。正如我国数学家杨乐先生近日在做客中央电视台《小崔会客》节目中,回答崔永元关于科学界是否存在浮躁症时表示,当前科学界确实存在浮躁心态,而科学研究又是一门谨慎的学问,需作长期的努力,需要沉得住气,静下心来搞研究才是。科研如此,文化学习亦不例外。

  然而,我们当下的娱乐界正处于“浮躁有余而沉稳不足”的氛围之中。如今娱乐圈的一些青春偶像,在粉丝的热捧和追逐下,整天陶醉于鲜花和掌声之中,渐渐迷失了自我,对一些基本的为人之道、行人之礼都不屑一顾。试想,连基本的礼貌都可置之不理,哪还有闲心去谈经论道、静下心来读《论语》呢?可问题是,如今的一些娱乐明星,虽然屡屡在公众场合出现了一些常识性的错误,但由于他们在唱歌方面确实有着一定的天赋秉性,因而并不影响其周围如云粉丝的追捧,同样能“明星照做稳如山”。

  娱乐界的模仿效应是非常强烈的,这从各地纷纷推出的花样繁多的“明星秀”便可见一斑。在这种强烈的“模仿风暴”以及娱乐界的浮躁心态熏陶下,那些一心想挤进音乐界的参赛选手又有几人能做到“独善其身,出淤泥而不染”?社会是一所大学校,又是一口大染缸,所以,一些青歌赛选手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孔子”之类的文化常识便成了“正常”之事。 本报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