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五龙口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的中水用于金水河河道景观补水。 |
|
经历十余年的城市扩容,郑州城市售水量不升反降,十年下降了一个多亿立方米,听起来如同天方夜谭的神话,在郑州真实上演,然而这一切缘何造成?
本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推广,城市中水回用、雨水利用项目的增多,公众节水意识的普遍提高……根本上推动了郑州水资源的“高利用率”,也促使了售水量的下降。晚报记者 王战龙
一个普通家庭的“流水账”
“不要对着水龙头直接洗碗、洗菜,放适量水在盆槽内洗涤可节省大量用水;洗菜、洗脸水不要倒,集中起来冲厕所……”谈起节水,郑州市颍河路170号院的黄大妈有着自己一本节水秘籍。
黄大妈家中五口人,以前每个月用水最少在十五六吨,而现在黄大妈家的用水也不过10吨左右,一个月节水五六吨,节省水费十四五块钱。
黄大妈家的节水并非个案,在郑州家庭节水已几乎成为约定俗成的自觉行为。
郑州市节水专家郭磊说,普通家庭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能够滴多少水?以一秒钟漏一滴水计,一年能漏掉360吨水,相当于两个三口之家一年的用水量。
他说,普通家庭中不良的用水习惯也很多。比如,用抽水马桶冲掉烟头和碎细废物;为接一杯水而白白放掉许多水;先洗土豆、胡萝卜后再削皮;用水期间开门、接电话、换电视频道不关水龙头;停水时忘关水龙头;洗手、刷牙、洗脸时不关水龙头;睡觉、出门前不检查水龙头;等等。
“只要改掉这些不良习惯,就能节水70%左右!”郭磊说,“家庭节水的普及也部分地促使了售水量的减少!”
郑州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和建设节水型社会已被广大市民所接受。1995年至2006年,全市累计推广应用节水型便器、陶瓷片快开水嘴、节水型淋浴器等各类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50万套件以上。
多元化水利用下的城市需水
省体工大队是用水大户,单位占地面积3万多平方米,仅室内外网球场就有4588.75平方米。网球场每月清洗4次,总用水量1万多吨,2005年2月,在水价还是每吨2元时,一月的水费达到了2万多元。
但是,在2006年2月,当水价涨到每吨3.05元时,河南省体工大队的水费却降低到1.3万多元,原因何在?
原来,在成本压力下,2005年6月,河南省体工大队投资23万元兴建了一座雨水及游泳池排水综合利用工程,一下子让自来水月使用量下降到4000多吨,省水6000吨左右。
河南省体工大队祝福桢说,按这样的节约效果,两年即可收回该工程投入。若考虑节水增加的国家财政收入、消除污染而减少的社会损失、节省城市排水设施的运行费用等间接效益,每年可收益45.2万元。
而中、雨水利用,并非河南省体工大队独此一家,郑州市动物园、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等多家单位也在积极探索。1995年至2006年,郑州兴建中水利用工程、雨水利用工程、生活污水回用等大生活节水工程16项。这一切都在削减城市用水量。
郑州市供水节水办公室任长江主任说,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随着郑州的3次产业结构的调整,高污染、高耗水、高耗能的工业企业纷纷关停并转、整体外迁,转移用水量约370万立方米。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的广泛应用,节水措施技术不断改进,郑州全市一水多用、循环用水和废水处理回用能力大大增强,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虽然生活用水设施不断增加、城市范围和人口数量不断扩大,但人均日用水量由2003年的159.42公升下降到了2006年的152.37公升。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由2003年的每立方米38.29万元下降到2006年的每立方米31.38万元,工业用水在总用水量的比重也由2003年的42.91%下降到2006年的40.5%。
好现象:郑州地下水位回升
“城市的扩张、人口的增长,用水量的增大,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市民杨俊的推理引来了办公室许多同事的共鸣。谈起城市用水,杨俊想起一句妇孺皆知的公益广告语:“地球上最后一滴水是人类的眼泪”。
据有关材料显示,我国是世界上13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郑州是全国100多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人均水资源量仅有全国人均水平的1/10。
而此前,也曾有媒体报道“郑州地下水漏斗区大于建成区3倍”。所谓地下水漏斗,即中间低周围高,形状如漏斗状的地下水位分布。一个地区如果长期超采地下水,就会形成大范围的中间低周围高的地下水位漏斗区。
杨俊踩着脚下的地开玩笑说,真不知哪天这楼房就“轰隆”一声,城市就跌入无底深渊。
而这次,杨俊又一次猜错了。郑州市区中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大幅度收缩,地下水位保持相对稳定,浅层地下水大幅回升。多年来,由于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地下水的管理,郑州市区成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没有出现地面沉降的城市。
根据河南省国土资源厅2007年初发布的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郑州市中深层地下水水位,枯水期平均水位较上年同期回升6.43米,浅层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缩小97.93平方公里、中心水位回升9.15米。
“地下水回升,主要是郑州对地下水私挖滥采的强效打击。政府自2002年起,开始通过实现水资源统一管理、严格新凿井的审批、年压缩地下水开采量、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坚持地下水回灌、建立地下水远程监控系统等多项措施,加大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力度。”郑州市供水节水办公室陈华说。
为遏制地下水滥采现象,郑州市将自备井纳入规范管理,封停黑井,规范管理必用的地下井。同时,坚持地下水回灌,保持地下水的基本采补平衡。据介绍,纺织、啤酒、饮料等行业在取水的同时,定期坚持由使用单位购买自来水回灌地下,已累计回灌达2345万立方米。
从另一个侧面也间接说明,郑州的节水取得了有效的成就,相对减少了对地下水的应用。
城市售水总量骤降凸显“节水”成效
“加大城中村地下水资源管理力度,改造一个城中村就关闭一批自备井;对列入政府迁建计划的纺织等其他企业,其生产区搬迁一户关闭一户;执行用水定额,严格控制开采量。对符合文件规定,保留或暂缓封停自备井的单位,按照河南省用水定额严格核定开采计划,控制开采量……”郑州市供水节水办公室任长江主任说,“这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郑州售水量的下降。”
根据国家建设部1990年至2005年城市建设统计年报显示,10年来全国用水效率不断提高,全国万元GDP用水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持续下降,全国人均用水量也在逐年下降。
“城市用水效率的持续提高是城市用水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尽管城市人口和城市经济不断发展,但是城市人均综合用水量在持续大幅度下降。”任长江解释,
郑州市十年节水,促使城市用水总量在保障了城市经济建设迅速发展和城市人口增长需求的同时,并没有大幅度的增长,与全国的总体用水形势相一致。
2003年郑州市被国家建设部命名为节水型城市,2005年又被国家水利部确定为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
“但就郑州市而言,随着政府逐步加大对城中村的改造力度,郑东新区居民的大量入住,地下水资源管理的不断加强,可以预见自来水供水量将在今后几年中逐步增长。”任长江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