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二七塔 |
|
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43号作品
地方志是全面并系统地记述一个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修志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据统计,全国历代编著的图书中,地方志所占的数量高达1/10。
最早的地方志
隋朝时期,原西周初年的管国一带,开始被称为“郑州”。此后郑州的管辖范围和名称虽几度变化,但“郑州”一词已大量见诸文献。
唐宋时期,民风淳朴、交通便利的郑州较为繁荣,官府曾修有几部地方志。只是距今年代较为久远,加上天灾人祸的损毁,此间郑州地区所修的地方志书均已不复存在。现在所知道的郑州最早的地方志为《郑州图经》。因为此书佚失已久,撰修者、编修时代、具体内容等均已无从考证,今天所知道的也仅是一个书名。
明代的地方志
宋元时期,郑州一带成为南宋、金、元政权争夺的焦点之一,战事较为频繁。因长期动荡,民不聊生,官员亦是惶惶不可终日。因此官府未能组织修志。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郑州的社会生活逐渐趋于稳定。不久,明政府的移民政策,又使山西的部分民众迁往郑州,郑州开始人丁兴旺。
明代宗(朱祁钰)景泰年间,郑州编修了一部地方志——《郑州志》。此书因早已佚失,故撰修人不详。此书可谓是现在已知的郑州最早有编修年代的地方志。
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郑州再次修志,书名仍为《郑州志》。因战乱等原因,嘉靖《郑州志》散失严重。清朝初期,此书已属十分罕见的“珍品”。现在,嘉靖《郑州志》全国仅存两部,分别由上海图书馆和上海博物馆所珍藏,为现存的最早的郑州地方志。1988年,郑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以此书为蓝本出版了《嘉靖郑州志校释》。使嘉靖《郑州志》再放异彩,进入寻常百姓家。
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1573年~1619年),郑州知州陈大忠(云南人,举人)也曾主持编修了一部新的《郑州志》。此书目见于《澹生堂藏书目》。但此书亦早已损毁殆尽,其他详细内容无从考证。
清代的地方志
清朝初期,我国进入了封建王朝史上的最后一次辉煌——“康乾盛世”时期。此间,由于多位皇帝的高度重视,全国各省、府、州、县都设有志局或志馆专门负责修志。于是,最早出现于先秦的地方志编纂在清朝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满洲举人刘永清任郑州知州,他按照上级的要求组织编修了《郑州志》。《郑州志》较详细地记录了郑州当时的山川及民风等。清康熙年间,此志书遭损毁,从此便不复存在。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夏,康熙帝下诏令各省、府、州、县修志。康熙三十年,奉天广宁人何锡爵(字晋侯,满洲正黄旗贡生)始任郑州知州。上任之初,何锡爵即奉河南巡抚阎兴邦“续修志书,务期克日而竣”之命,开始设立志馆筹备编修一部新的《郑州志》。康熙三十二年《郑州志》杀青。现在,此《郑州志》有善本珍藏于北京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
清雍正二年(1724年),郑州升格为直隶州(直属于省与府平级的州,级别高于普通的散州),此后郑州被称为郑州直隶州。雍正七年,雍正帝颁布命令,规定省、府、州、县志每六十年须重修一次。乾隆三年(1738年),直隶保定府清苑县人张钺(字有虔,雍正八年进士)始任郑州知州。见郑州已多年未修志,张钺就开始着手纂修《郑州直隶州志》。现在此志书尚存有20多部,珍藏于郑州市图书馆、郑州大学图书馆等处。
民国《郑县志》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民国二年(1913年),郑州改名为“郑县”。民国四年(1915年)春,国民政府设立清史馆,通告各省征集文献。全国各地遂掀起了一股修志热潮。不久,郑州籍副贡出身的常抡元创作了一篇呼吁修志的文章——《重修郑县志议》。此文很快就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响应。民国五年(1916年)12月,《郑县志》终于编纂成书。
作为民国时期郑县唯一的一部官修志书,《郑县志》可谓弥足珍贵。此后又多次重印,如民国十四年(1925年)的铅印本,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的石印本等。现《郑县志》存于全国数十家图书馆,其中河南省图书馆、郑州市图书馆以及郑州大学、黄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社科院有藏。
解放后的地方志
解放后,国家对地方志工作非常重视。全国各省市区的文化部门曾对本地的地方志进行了挖掘、整理,从而保存了一些珍贵的文史材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省市区还先后设立地方志工作的专门机构——地方史志办公室,从而使地方志有了自己独立的、专门的常设机构,全面负责当地的史志工作。
1981年,郑州市地方史志办公室成立。不久,郑州市所辖的二七区、金水区、中原区、管城区、邙山区、上街区也都设立了本区的地方史志办公室。
1990年,根据上级的指示,郑州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开始着手编写《郑州市志》。1997年前后《郑州市志》编纂成功并由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郑州市志》为郑州市的第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全书为16开本,共8个分册,600余万字,记述了郑州上自远古下至1990年之间长达5000年的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
作者:郭增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