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洁
“有52.6%的高校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在部属高校和市属高校中,该比例分别为42.7%和60.3%。”这是近日北京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学科群项目组发布的《2007年首都高等教育质量问题调查》中的一组数据,调查对象包括24所北京地区高校的3366名老师和16591名学生。(新闻见24日《中国青年报》)
就好比教师要教学,医生要看病,学习自然毋庸置疑当是学生的本职和主业才是,不过,当我们准备就此将1/3的大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责备于大学生本人时,这板子打得恐怕值得商榷。事实上,“学习是本业”与“学习具备积极性”本不是一码事,尽管从理论上说,能够对于本业充满积极性,当然再好不过,但积极性毕竟不会从天而降,自然生成,假如不幸入错了行,对本业毫无兴趣因而没有积极性,也完全可能。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想让大学生对于学习这个本业有积极性,显然不能仅仅以父母掏了不菲的学费,教师花了相当的心血来作为理由。积极性首先需要来自动力,学生所学的这个专业是否能够在将来获得一份体面而有发展前景的职业,是否符合学生的旨趣,显然才是决定学生学习能否有积极性的关键。而反观现实,一方面学生选专业恐怕很难完全从自己的兴趣特长出发来选择;另一方面,将来能否获得一份体面的职业,这个职业又是否能够有所发展,很大程度上还真是与大学里的学习好坏关系不大,据报道,如今大学生已经步入“父亲就业时代”,即能否找到工作,以及找到工作的好坏,只与学生父亲所拥有的权力和社会关系息息相关,既然未来的发展与自己的学习关系不大,学习积极性的动力又该从何而来呢?此外,社会上的风气和意识同样也难逃干系,知识的积累少不了时间,而如今的社会更崇尚迅速成功,急功近利、一日暴富的心态日益盛行,显然不可避免地侵入象牙塔,波及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就可想而知了。
基于上述视点,究竟是谁动了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问题恐怕还真不完全出在大学生身上,全社会似乎都不无反思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