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
3  4  
PDF 版
王均智:我给郑州人民打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王均智:我给郑州人民打工

中原网  日期: 2008-03-26  来源: 郑州晚报  
  大时代下的小细节 之 省会迁郑

  【郑州地委变开封地委】

  在郑州经历的第二件大事就是省会搬迁。现在很多人都说省会搬迁有些偶然,其实郑州一解放,中央就有以郑州做河南省会的打算。为什么呢?首先,郑州是我军在河南第一个真正解放的城市,华东局和中南军区派了很多干部,而且都是能力强、资历深的干部;其次,郑州坐落在京广、陇海铁路十字路口,交通便利,周边还有丰富的棉花、煤炭、铝矾土等矿产资源,经济发展前景较好,作为省会便于中共河南省委和省人民政府领导全省工作。所以,1953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决定将河南省会由开封迁至郑州。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省直机关都一次搬到郑州,省政府交通厅总支、文化局总支在内的28个机关留守开封,这些机关除接受省委领导外,并受开

  【从广州请来理发师傅】

  为了迎接省会搬迁,1954年6月5日成立了郑州市欢迎省会迁郑委员会,我是主任,省政府秘书长杨宏猷、郑州市政府秘书长张北辰等为副主任。委员会遵照郑州市委制定的“为生产服务,为劳动人民服务,为省会服务”的指导方针,为迎接省会迁郑进行了积极筹备。当时我们在全市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市里为此专门召开了群众大会,就迎接省会迁郑进行了动员工作。欢迎省会迁郑委员会办公室还编印了《宣传提纲》,通过报纸、有线广播、现场报告等形式,在全市进行深入宣传,教育全市人民树立省会意识、树立全省的窗口形象,在不同的岗位上为迎接省会迁郑努力工作。

  当时的工作划分是,郑州市负责为省直机关服务的工程建设,如邮政、电信、银行、书店、商业、修理、理发、洗澡、照相等设施的建设,以及与各项工程相关的道路建设、环境绿化、电力供应、人员培训等。建设的事情倒还好办,但当时郑州并不大,没有那么多从事服务行业的人员,尤其是理发、洗澡、照相的,从省里其他地方调吧,人家又不愿意来。

  后来正好我们的一个副市长调到广州当市委副书记,我就找到他,希望他动员一些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来支援郑州,结果他还真一次就给郑州弄来了好几百人。这些从广州来的修理、理发、洗澡、照相师傅到的时候,市里的领导专门在火车站开了个盛大的欢迎仪式。就这样,郑州才有了提供各项服务性行业的技术人员。

  【郑州差点建歪了】

  现在郑州的规划越来越上档次了,也更科学了。我们刚到郑州时,没一个人懂得规划。新中国成立之初,苏联专家穆欣为郑州设计了一套城市规划,以火车站为大门、以人民路为中轴线向东北发展,就像太阳放射出的光线一样。这个规划当时已经部分实施了,所以你看现在人民路一线的房子,尤其是老房子都是歪的。这样使人一下火车就能看见省政府大楼;再由主轴线向周围辐射,修建道路和建筑物。这样看起来虽十分壮观,但许多道路和相应的建筑物都成了东北、西南走向或西北、东南走向。按中国传统,这些道路和建筑物都会被认为是斜的。

  后来平原省和河南省合并,潘复生出任河南省委书记,他总觉得斜着的人民路很别扭,当时潘书记组织省市两级的会议,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首先,他认为,按照苏联专家的规划进行布局,不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情,因为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住正面朝南、朝北或朝东、朝西的房屋,尤以坐北朝南的房子为堂屋,其他朝向的则被视为次要的房屋。这样的传统习惯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深入人心。其次,如果把整个建筑群和街道都建成斜的,就会导致大多数房屋冬季向阳时间少,使人不好辨别方向,不利于工作和生活,子孙后代都会骂我们。

  他强调,学习苏联的经验必须与我们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绝对不能生搬硬套、盲目模仿。最后,他要求立即停止施工,改变布局,重新规划,纠斜改正。与会人员经过认真讨论,一致认为潘书记的意见非常正确,并当场在军用地图上商定了省委、省政府、省军区三大单位的具体位置,其他省直单位的布局也依次作了安排。从那以后,郑州才放弃了苏联专家的规划,重新回到中国传统的横平竖直的格局之中。现在想想,要不是潘书记,郑州现在说不定整个是一个建歪的城市呢。

  封市委领导。后来,他们才分批搬入郑州。

  这中间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就是中共郑州地委从荥阳迁到开封,1955年4月经中央和河南省委批准,正式改名为中共开封地委,全区下辖陈留、开封、通许、兰考、荥阳、新密、中牟、登封、巩义、新郑等13个县。所以说,现在的郑州下辖县本来就是郑州的。

  【服务两次郑州会议】

  今年是毛主席视察郑州50周年。说实话,两次郑州会议包括毛主席视察时,我都没能见到毛主席,因为那时规定只有市委书记才能陪同。不过,两次郑州会议,我都在为会议提供后勤保障服务。那也是省会搬迁之后,在郑州召开的最高级别的会议。

  郑州会议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太重要了,那时候刚发生了“信阳事件”,干部情绪都不太高。但是毛主席这样伟大的领导,从不会给你泼冷水,总是鼓舞大家。会议在河南省军区礼堂召开,一个参加过会议的同志讲,主席第一句话就是:“信阳人民不愧是革命老区人民!”大家感动得热泪盈眶。

  两次郑州会议期间,市政府和我的主要工作是提供后勤保障,我们动员了全市的服务人员和医护人员,随时为会议提供各种服务。还有会议需要的一些供应品,也是由市里解决,郑州卷烟厂的“散花”就是在郑州会议期间名扬全国的。

  我没有参加郑州会议,只是到河南饭店那里参加过几次活动,看电影、跳交际舞什么的,那时候的河南饭店还叫交际处,是我参照长春交际处的图纸盖的。现在有时候外出,从那里经过的时候,还能想起当年的事情来。

  旁白 也许对于郑州来说,真正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就是河南省会迁郑,无论今天的人们如何看待这次搬迁,它都对郑州成为新兴的中心城市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对于当时新生的政权来说,作出这样的选择需要的不仅是勇气,更需有在一张白纸上绘出美丽画卷的想象力。也许,透过省会搬迁的点点滴滴,后人看到更多的是共产党人建设祖国的激情。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