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没有标号的运动员
“往上走,即使一小步,也有新高度。”王石的这句广告语,在心中默念了不知道多少遍。
其实,在我从0公里处跟着一堆三五岁的娃娃出发时,根本没有想过自己能跑多远,心中就一个目标:跟着大部队跑完5公里,完成采访,就一切OK。
所以起跑很轻松,在人群里聊着天,注意着身后这帮小家伙和他们的老师、家长们的表现,没事了还能给擦身而过的小和尚照张相。
看着身边跑过的一辆辆收容车上坐着的弃权选手,内心一阵窃喜,平时总觉得自己亚健康,现在看来还行啊。
小家伙们“飞速”地冲刺到5公里处,采访宣告结束。看着前面的茫茫赛道,突然有种冲动,自己能跑多远呢?
权衡一番,终于决定试一下,虽然平日里不爱跑步,但考验自己的念头战胜了胆怯。
每到一个公里牌,我都留张影,因为不知道还能不能跑到下一个牌子。
快到10公里处时,我想,到了那儿我就走一会,结果志愿者们热情的高呼让我不好意思停下脚步。
15公里、20公里、21.0975公里。说真的,虽然之前也豪言壮志地叫喊“走我也能走到半程”,但真跑下来还是出乎了我的预料。
由于到得太晚,路程牌已经不知所终,只好在代表半程新起点的跑道上留了张影,心中连连感慨:“看来真的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
第一次郑开马拉松,我站在路边体验了一把志愿者。而第二次,我当了回没有标号的运动员。张柳
让完美体现在细节上
今年的郑开国际马拉松赛在人数和规模上都要超过首届,整个运营也比较理想。但从比赛的组织管理等细节上来看,处于襁褓时期的郑开马拉松还存在着些许缺憾。
郑开马拉松组委会新闻官员给记者公布的报名人数数字是8792人,这个数字对于只有2岁的赛事组委会而言是很庞大的。对于一个赛事而言,参赛人数多,报名费用收入增加,赛事的关注程度可能也更高,但赛事的组织管理难度增加,给管理团队带来很大压力。
在记者看来,赛事的一些关键细节处理依然不到位。以运动员途中厕所为例,首届比赛都因为厕所过少,给很多运动员制造了不少麻烦,甚者有队员憋尿到终点,导致尿裤子的现象,今年的厕所仍然是偏少。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比如为了防止像首届参赛选手因主办方处理不妥善导致丢失财务,本届比赛让小马拉松参赛选手背包跑步,很多记者专用车辆被组委会工作人员占用,很多记者更多的时间是忙于找车。
如何将赛事举办成功,如何让赛事良性发展,我想组织者应该多探讨、多改进,希望明年能够办得更好!董洪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