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4版:改革开放30年
3  4  
PDF 版
徐侠 30年播音30年变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当年进直播间,提个塑料篮,磁带、CD、稿件装得满满的 如今上了音频工作站,轻点鼠标,要什么有什么
徐侠 30年播音30年变革

中原网  日期: 2008-04-03  来源: 郑州晚报  
  “哦,你好,要读‘肉馅儿’,带上儿化音。”走进徐侠的办公室,她正接一个电话。放下电话她解释说,是位正在直播的主持人,在播音的空隙给她打电话询问字音。

  和徐侠聊天,她的声音就像淙淙流淌的溪水般动听,厚味绵长。她感慨:“我上节目那会儿,进直播间跟买菜一样,提个塑料篮,里面磁带、CD、稿件装得满满的,如今上了音频工作站,轻点鼠标,要什么有什么。”

  从1977年10月1日进入中原区广播站开始,到今天成为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文娱频率总监,她见证了郑州广播电台的数次变革。徐侠说:“30年来,我的声音从来没有离开过郑州的上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还是从我的嘴传到中原区各个角落的呢。”晚报记者 杨观军 辛晓青/文 王银廷/图

  1977年

  海选进入区广播站

  “找驴找猪的寻物启事可是最早的直播”

  追溯自己与播音的渊源,徐侠回忆说,1975年上高三时,郑州市博物馆搞了一次“秦始皇统一中国图片展览”,需要20个解说员作3个月的临时解说,她因为形象不错,加上普通话标准,被选中。

  高中毕业后,徐侠因为身体原因而没有下乡,在父母工作的电力企业当临时工。1977年8月,郑州成立了有线广播站,在各个区设立分站,中原区在辖区招播音员,居委会主任推荐她去报名。经过初试、复试、总复试,最后4选1,进入体检程序。

  “我记得很清楚,那是9月30日中午,爸爸下班回来问妈妈:‘今天做了几个菜?再炒个鸡蛋西红柿,让小侠吃。’妈妈问‘咋了’,爸爸才说,他接到电话通知,让我第二天就去广播站上班。”那年的国庆节恰好是中秋节,上班出门前妈妈用手绢包了个月饼塞进她的口袋。

  “你们不知道,现在都很慎重做的直播节目,那时候已经开始了。”徐侠笑着说,他们每天会在适当的时候直播寻物启事和天气预报,“我记得很清楚一则寻物启事,‘有一头猪,今年1岁半,右耳朵是黑的,左耳朵是黑白花的,昨天在某某某村走失……’那时候,寻物几乎都是找驴、找猪的。”为此,她笑场了,直播出去了,挨了批评。

  1991年

  进入调频立体声广播电台

  主持“听众点歌台”广结人缘

  1990年10月1日,郑州广电局创立了全省第一家立体声广播调频立体声台(FM94),小有名气的徐侠次年调入了调频台,主持“镭射星空”和“听众点歌台”。

  “镭射星空顾名思义,就是以CD欣赏为主,因为是高保真收听,效果非常好,深受知识层听众和音乐发烧友的喜爱。”徐侠说,那时一些听众会按时收听,甚至自己拿磁带录音,“我在节目开始前将专辑里的歌曲一一报出来,之后连续播放歌曲,所以有人说我是金口难开呢。”

  说起时下流行的互动类节目,徐侠说,她和另外一个男主持人梅雨主持的“听众点歌台”可以说是最早的。那时,电话都很少,也没有网络,主要是来信点播。因为听众只闻其声,不见其人,来信总是把徐侠和梅雨阴差阳错,叫梅雨姐姐、徐侠叔叔。

  1992年,徐侠在由听众投票的广播、电视“我最喜爱的主持人”评选中,获得了第一名。

  1994年

  成为郑州文艺台副台长

  “在家监听节目让老公、孩子不胜其烦”

  1994年5月1日,经过短暂筹备后,以调频台为基础组建的郑州文艺台正式开播。作为主抓业务的副台长,培养新人成为徐侠的第一要务,“那时20多个主持人中,没有一个是科班出身,其中还有不少是业余主持人。”她每天都进行纠错、正音辅导,“到后来他们下节目都不敢从我办公室门口经过,生怕被我训。”

  除了在单位监听节目,她回到家也把收音机音量开到最大,一边做家务一边监听,弄得老公不胜其烦,抱怨她听节目太痴迷,“儿子回家也赶快关紧自己的屋门”。

  正是因为抓业务抓得有效果,郑州文艺台培养了像后来成为她得力助手的王治钢等一大批优秀人才,还创办了“幸运之声”、“夜阑心香”等品牌栏目。

  2005年

  广播资源重新整合、细分受众

  “从蓝色多瑙河跳到了朝阳沟”

  2005年前郑州广播一直是三个电台,郑州人民广播电台、郑州经济广播电台和郑州文艺广播电台,三个台都有新闻部、广告部,各自为战,互相竞争,甚至互相残杀,极大浪费了人力资源、广告资源、节目资源。

  终于,2005年2月2日,市广电局对郑州的广播资源进行大整合,“三台合一”为郑州人民广播电台,旗下按受众细分了6个频率:新闻广播、经济广播、文艺广播、城市广播、都市广播和音乐广播,10月底增加了故事广播。

  徐侠被任命为文娱频率的总监,在短短20多天的时间里,确定文艺频率的定位——走戏曲的路线,把中老年听众作为主攻对象。当时很多熟悉徐侠的人都为她担心和遗憾。遗憾的是,对高雅音乐情有独钟的她,怎么一下从阳春白雪滑到了下里巴人?担心的是,“拯救戏曲”、“振兴戏曲”,这些口号就说明戏曲在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下在衰落,文娱频率能有好日子吗?

  认准的事就做下去,就像她的名字,她虽为女性,但有侠客的豪爽。徐侠说,在那20天的时间里,他们定方案、买资料,同时请戏曲研究院的老师给主持人进行戏曲培训,终于在3月1日开播。

  2006年

  锣鼓一响,黄金万两

  诞生中国电台第一支戏剧演员排行榜

  做戏曲节目,如何创新?徐侠在参与一些戏剧大赛时发现,以前一直狭隘地以为,戏曲就是几个大牌艺术家在唱,而实际上全省有大量的优秀中青年演员,非常有实力,值得宣传。

  到底怎么做?想到流行音乐的排行榜,她于是联合河南省戏剧家协会在2006年推出了“叱咤中原——河南戏剧演员排行榜”,这是河南第一支专业戏剧演员排行榜,也是中国电台第一支戏剧演员排行榜。

  每天4个小时展播戏剧演员选送的作品,根据听众的投票排出座次,每周六揭一次榜,每年年终评选出“年度十大演员”,举行盛大颁奖晚会,出版光盘全国发行。70多岁的戏迷老人赵竹亭,为了每天给自己支持的演员投票,专门买了手机,学会发短信,“因为热线总是打不进来”。运行两年多来,已有143位专业演员加盟。

  “从改走戏曲线路到现在的3年时间来看,证明我们改对了。”频率的广告收入从开始的108万元翻到700多万元。徐侠由此也成为郑州广电局的标兵,受到5万元重奖。

  2007年

  广播电视携手 1+1>2

  和郑州电视台3套发起《戏迷总动员》

  “趁着对手还没醒,我们赶紧做点事。媒体联动是大趋势,做电台的不能只在自己十几平方米的直播间打转转儿。”

  有了“戏曲演员排行榜”名牌节目后,徐侠和她的团队开始新的琢磨,拥有大量戏剧资源,电视和广播能否携手合作扬长避短、共同发展?

  2007年5月,郑州文娱广播联合郑州电视台3套,共同策划、制作、播出河南第一档广播电视互动栏目《戏迷总动员》。运作这档节目中,适合哪家媒体制作的环节,就在哪家进行。比如“擂台比赛”环节要求现场气氛火爆和场面盛大,就在电视台进行,两家都进行录播。而准备环节,比如“海选”和“赛前指导”,就放在电台直播间进行,电视台同时进行录制剪辑,播出花絮。

  这种时而电视、时而广播的赛程播出方式,更有效地把观众变成听众,把听众变成观众,共同提升双方的收视(听)率。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戏迷总动员》的收视率,已经从最初的0.3,提升并稳定到最近的2.0左右。成为包括新闻节目在内的郑州电视台所有自办类节目收视率最高的栏目。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