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1版:封面
3  4  
PDF 版
气候·健康
七疾病与天气关系密切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气候·健康

中原网  日期: 2008-04-07  来源: 郑州晚报  
  夏天马上就要到了,相信很多人还对去年6月郑州38℃的高温记忆犹新,高温天气下人们纷纷想出了各种招术来确保自己身体的健康。今天是世界卫生日,世卫组织将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定为“保护健康不受气候变化的危害”,意在唤醒人们关注气候与健康的关系,呵护自身的健康。晚报记者 刘书芝

  天气多变易诱发多种疾病

  2000多年前,《内经》有语:“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此语把气候对人类健康及发病的关系作了诠释。《内经》认为,如果气候变化急剧,超过了人体调节机能的限度,或者由于人体调节机能失常,不能及时适时调节时,疾病就发生了。

  小时候常听老人说“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该热不热,该凉不凉,忽冷忽热都不行,这个“不行”言外之意就是说“气候变化太快不好,人容易得病”。

  对此观点,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特别顾问丁一汇教授有他自己的认识,他认为,人类会因气候变化而产生不适应的感觉,会助长某些疾病的蔓延,使病情加重,甚至导致死亡。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说天气是疾病的“诱因”。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科学家们也曾作过气候与人类健康相关的调查,调查发现,阴天里会有61%的人头痛和偏头痛,46%的人容易失眠,42%的人会很快疲乏,31%的人容易激动,27%的人处在抑郁状态,等等不适的症状。

  精神病发病率春季占三成

  “对气候特别敏感的要数心血管病人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外科乔晨辉主任医师坐诊多年,感受很深,“每年冬季和初春季节心脑血管病都会有小高峰。”初春由于气温和气压变化较大,人体交感神经易过度兴奋,这样一来毛细血管收缩使血凝时间缩短、血液变稠。再加上老人血管硬化,难以适应环境温度变化,容易诱发或加重心脑血管病。所以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状硬化、心绞痛等患者要注意,如果气温急剧下降或上升8℃以上就要特别当心了。另外,对气候敏感的疾病还有呼吸器官疾病、过敏、精神病等。据统计,在春季,精神病发病率占全年的33.5%。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