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静 资料图片 |
|
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49号作品
位于郑州市金水区的“黄河路”,与其他城市的“黄河路”不同,除了取“黄河”之意,主要由于20世纪70年代特别符合“黄”“河”的特征,才被冠名“黄河路”。“黄”是因为这条路形成之初是一条土路,稍起风沙,整条路便尘土飞扬,人便淹没在黄沙之中;“河”是由于它地势低,又没有排水系统,于是一到大雨天,这条路名副其实成了河,故大家亲切地称它“黄河路”。
20世纪70年代初
黄河路东到花园路,西到南阳路,当时它就像现在的外环,再往东、往西、往北,便是一望无际的麦田了。它是一条由石子和土夯实的路,路两旁是宽宽的人行道,种着整齐的两排树,外排是梧桐,里排是白杨,成为人们夏季休闲纳凉的好去处。
沿路两边比较繁华的地方和知名的单位有:南阳路百货商店、第五人民医院、建文影院、建文土产品商店、新华一厂、军区奶牛场、黄河路一小……一般家属院和单位都用红墙围着,马路上行人稀少,本不长的一条路,走起来感觉特别漫长,特别到了晚上,整条道儿黑漆漆的,只有月亮和星星做伴,看着自己的影子忽左忽右,一种恐惧感油然而生。那时白天也很少看到汽车,路上跑的多是马车和拖拉机,常有马粪、牛粪之类点缀在道路之上。于是大人经常领着孩子,站在路旁认哪个是马,哪个是驴,哪个是骡子。
20世纪80年代初
到了20世纪80年代,黄河路东边已经延伸到东明路了,路面铺上了柏油,但由于地势低,下雨后依然成河。记得一次下大雨,路上的积水有齐腰深,我和小伙伴站在路旁看“河水”惊涛拍岸。我叠了几只小船,放到“河水”中,高兴之时不顾一切,赤脚趟进水里,最后还在水中捞到西红柿和茄子,可谓其乐无穷。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条路逐渐成为重要的交通要道,虽然每天过往的拖拉机、卡车吵得人神经衰弱,但有了105路电车,人们出行不再困难,沿街路上有了更多的居民楼,一些店铺让居民生活也更加方便。
20世纪90年代初
20世纪90年代以后,黄河路已经是市内一条东西贯穿的过道了,路两旁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门面房,经营着各类小吃、服装以及百货。夜晚明亮的路灯下,人们喜欢在大树下散步乘凉。我和路旁的大树一起不知不觉已经长大,我的男友家住路西段,我家住路东段,每天我俩沿着黄河路从东走到西,又从西走到东,只觉路短,时间太快。
2000年一眨眼来到,黄河路经过了彻底改造,路旁梧桐树嫁接后整整齐齐,更可喜的是树上的毛球球不再到处飞扬。路面加高后,不再积水,平整的马路上跑的不再是货车和拖拉机,替代它们的是更多的私家小轿车。两旁的店铺更多更规范了,并在这条繁华的街上出现了多个花园式住宅小区,黄河路西边还开了几个大型超市,黄河路服装市场的生意更是红红火火,路边大小饭店生意兴隆。从西到东,黄河路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新建的黄河东路立交桥直通郑东新区,它将指引着我们向着更新更美好的地方前进!
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50号作品
童年时,
那段难忘的乡村经历
我叫马玫,已是近80岁的人了,我家世居郑州市府前街(解放前的衙门街)马家大院。
在1936年我记事的时候,父亲是爱国将领冯玉祥将军的侍卫营长,他武艺高超,身怀绝技。蒋冯内战结束后,父亲解甲归田回到郑州(当时叫郑县)北郊虻牛寨村学种田。父亲在那里教乡亲们学武术,乡亲们则教他学种田,邻里和睦相处,一家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保持着淳厚朴实的民风。
我从小也跟着大孩子们到村外沙岗上拾柴火,挖野菜,那些大点的孩子经常帮我提篮子,背箩筐。每到该做饭的时候,不是这家抓把柴草到别人家去燃着火,然后填进自己的火灶里,就是那家握把柴草到邻居家去燃火,随后把自家锅灶的火燃着,烧火、做饭,冬天取暖。
那时,农民都比较穷,粮食不足,就得靠野菜补;没有烧火做饭的煤,就得拾柴烧锅;燃火更是个大问题,那时候的火柴叫洋火,一般人家都用不起,那可怎么办呢?
我想知道,这火是从哪儿弄来的,于是就天真地追根问底,后来,终于明白,原来村中间马路妞的爷爷有一个火镰,会自己取火。我好奇地看他打过一次,只见他一手拿着形状像镰刀的铁家伙,连着打在火石上,发出火星,点着火绒,现在看来是个土打火机。往往是他家先把火打燃起来,邻里们谁家没有火就去点取,别的人家再到就近的人家去点取,大家互相传递,多家受益。
不仅如此,谁家要是有个红白喜事,乡亲邻里互相帮忙,从没讲过条件。父亲也经常教育我们,不管谁家求咱帮助,都要尽力去帮。我们也铭记心头,和大家融为一体。这种民风一直延续到上世纪60年代。
如今回忆起那些往事,也使我难以忘怀,虽然当时物质条件差一些,可觉得精神上那么充实,生活得也挺美好。马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