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家医院,一位母亲给严重营养不良的孩子喂麦片粥。 |
|
今年2月,莫桑比克骚乱揭开了全球粮荒的序幕,接下来是科特迪瓦、塞内加尔、埃及。很快在亚洲和拉丁美洲,粮食骚动也相继爆发。截至目前,已经有13个国家发生了粮食骚动。世界银行指出,有33个国家正面临因食品短缺而发生动荡的危险。
涨价猛
出现“农业通胀”
飘忽不定的粮食价格像幽灵一般,居然在过去的两年间暴涨了一倍。在一些地方甚至涨了两倍!例如在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米价就蹿涨了300%。对于这种农产品涨价现象,人们创造了一个新的词语来表示——农业通胀(agflation)。
“自2006年年底以来,粮价上涨了48%。这个巨大的数字一下子就抵消了我们为减少贫困而做的巨大努力。”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多米尼克·施特劳斯-卡恩4月10日公布的数字。事实上,从2005年到2007年,小麦价格上涨了70%,玉米价格涨了80%,奶制品的价格则几乎翻了一番。
农产品价格一路飙升
自2007年起,农产品中玉米、小麦、大豆的国际市场价格更是一路飙升。玉米和小麦的价格都达到了近10年来的最高价位。作为世界粮食体系中三大主要作物之一的稻米,在这一轮农产品风潮中终于也“牛”了一回。
2007年11月,阿根廷政府将大豆出口税从27.5%提高到35%,小麦的出口税从20%提高到28%,并且对牛肉实行出口数量限制。
2007年2月13日,印度宣布,为了保证国内供应、平抑物价,整年都将禁止小麦出口。3月7日,印度宣布限制玉米出口,只允许四家国有公司出口玉米。10月,印度禁止了面粉出口。印度尼西亚的棕榈油出口关税从1%左右提高到了6.5%。在遭遇了2007年的洪涝灾害之后,俄罗斯降低了农产品进口关税,并开始对部分进口实施补贴。作为第五大小麦出口国,2007年对小麦出口加征了10%的出口关税,2008年,税率被提高到40%。
2008年3月,阿根廷政府宣布小麦和玉米出口税率从28%和25%下调至27.2%和24.2%,但大豆和向日葵籽出口税率从35%和32%提高到44.1%和39.1%。此外,阿根廷将根据国际市场价格变化对农产品实行出口浮动税率,价格涨落则税率也相应升降。
中长期都将居高位
进入2008年,粮价上涨表现得更为剧烈。例如泰国生产的帕吞塔尼米4月2日的价格已经达到每吨930美元,比一个月前上涨了52%。世界银行估计,目前全球粮价涨幅已经高达80%,而中长期仍将维持在高位。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指出,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穷人75%的收入用于食品支出,粮食涨价使他们的生活雪上加霜。
过去半年内,孟加拉国的大米零售价就狂涨了近60%,向来以米饭为主食的孟加拉人越来越感到吃不消。米店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政府不得不动用军队维持秩序。为纾解民生,孟加拉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2500家这样的米店,价格比市场上便宜30%左右,每人限买5公斤。
找原因
全球粮食减产
近来,百年一遇的干旱沉重打击了澳大利亚粮食产区;恶劣的气候也使欧洲的主要小麦产地遭受了灾难性的损失。与此同时,全球对粮食的需求却在不断增加。美国、澳大利亚和欧洲主要产粮区都遭受了灾难性损失。
饮食习惯变化
人们对植物油和动物性蛋白食品的消费急速增长,饲料粮的消耗增多。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数据,2006年,世界谷物消费总量增长到20.43亿吨。另据世界银行的报告,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国家的粮食消费从2005年到2006年增长了17%,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粮食消费增长了25%左右。
大量生产生物燃料
2007年,美国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的玉米相当于该国玉米总产量的27%。欧盟生物柴油的消费量2005年为303万吨,2006年为544万吨,2007年为690万吨,2008年预计将达到1154万吨。这自然会导致人车争粮。
美元贬值殃及全球
美元贬值促发全球性通货膨胀难辞其咎。加上石油价格猛涨,导致运输成本上升,化肥等农业生产物资也不断涨价,拉高了粮价。
全球粮食储备量猛降
2006年,全球粮食总储备量下降到3.75亿吨,比上年下降16.2%;粮食期末库存只占当年总产量的17.1%,占当年总消费量的16.5%,低于FAO确定的世界粮食安全线。
综合新华社、《新快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