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3  4  
PDF 版
别轻言高考成绩非唯一录取依据
广告
“集体返航事件”不能以简单处罚告终
广告
广告
广告
权力越谦卑 思想越解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别轻言高考成绩非唯一录取依据

中原网  日期: 2008-04-18  来源: 郑州晚报  
  □王军荣

  从2009年起,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浙江省16日公布了该省新课改高考方案,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新闻参见今日A26版)

  不可否认,高考录取依据的增加,意味着对学生评价的多元化,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高考是最有力的指挥棒,学生为了能够进入大学,势必要跟随着高考改变自己,他们会努力使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提高,而学校和家长也会逼着学生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浙江的高考录取依据改革或许能够改变高分低能的做法。然而,高考录取依据的多元,关键还在于操作的公平和公正。

  单一的以高考成绩作为录取的依据,显然有着极大的片面性。可是,这却是目前最为公平的依据。毕竟高考是第一考,任何部门都不敢轻视这样的考试。尽管每一年都有高考作弊的案件,但其相对而言的公平和公正已经得到大家的认可。然而,浙江其他的录取依据能保证其公平和公正吗?

  高中会考成绩如何保证公平和公正?高中会考不可能得到像高考那样的万人瞩目。如果公开的程度不高,就会使考试作弊的概率提高。从成绩的角度来看,会考无非是高考之前的练兵。一个高考成绩很棒的学生,不可能在会考中败北;而高考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却很有可能在会考中考出好成绩。一种可能是会考的试题相对来说较浅;另一种可能是考试环境的宽松使其能够获得好成绩。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保证公平和公正?综合素质的取得虽然通过公示,但公示只不过仅限于学校的范围之内。如果在测试过程中,有关评委被打过招呼,他们就会有意倾向“心中认可”的学生。在貌似公平和公正的打分中,却施行了不公平的做法。可想而知,为了得到综合素质的高分,一些家长会挖空心思向学校进攻。学校的良心未必抵挡得住权力和金钱的进攻。

  以综合素质作为高考的录取依据,其实是拿教育的不公平开玩笑。任何人都知道,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在起点上差别是很大的。城市里的孩子教育条件良好,家长相对又舍得和懂得对孩子进行艺术等方面的培养;而农村的穷孩子,他们有什么?好不容易考进高中,却面临着综合素质的门槛。

  浙江高考录取依据的改革,其进步意义是可喜的。但一经报道,人们立马担心它的公平和公正。不要嘲笑我的多疑,在规则和制度设计尚不完善的前提下,过分地追求超前不一定给教育带来益处,相反,却很有可能制造新的不公平。

  总之,别轻言高考成绩不是唯一录取依据。还是先解决了高考录取的公平和公正再说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