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大视野
3  4  
PDF 版
压力太大 湖北14岁神童自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4岁读小学,12岁被保送到当地最好的高中
压力太大 湖北14岁神童自杀
除了绝笔信,还留下一张“最想看”的动画片和电视剧清单
中原网  日期: 2008-04-18  来源: 郑州晚报  
  当谢凤娥为女儿覃瑶作的《听妈妈讲过去的事情》写到第22篇、还只写到14岁时,她的讲述对象已经再也看不到了。3月6日,湖北枝江一中高二学生覃瑶在教室课桌上留下一封遗书后失踪。两天后,她在校园里一处3米多深的池塘中被发现时,已与父母阴阳两隔。

  此时,距覃瑶14岁生日只有26天。在她生前,曾经怀揣着父母的希望、“神童”之桂冠和未竟的奥运志愿者梦想。

  在她身后,留下一张“最想看”却永远也没有机会再看到的动画片和电视剧清单;留给众人的,是哀伤和惋惜、争执与流言、痛苦及思考。

  “神童”之死 那个下午发生了什么

  外语课看课外书被批评

  时隔一个多月后,谢凤娥还清楚地记得3月6日——阴雨绵绵的一天。后来,她在日志中写道:“你捅破了妈妈的天啊!”

  这天晚上6时,谢凤娥接到覃瑶所在的高二(1)班班主任李开松的电话:“覃瑶有半天没上课了。”到校后,李开松告诉她:“她上外语课看课外书,我批评了她。”

  当天上午的第二节课是英语课,李开松在教室外巡视时,发现坐在第三排靠窗的覃瑶在看课外书——这一座位是李开松“为方便管理特意安排的”,虽然班里其他人已经换了三次座位,但覃瑶的座位一直未变。

  课后,李开松来到班上,在批评了几个熄灯后仍在洗澡导致班里被扣分的男生后,接着就批评了覃瑶在课堂上看课外书,并说她“这个星期不能‘创星’(校方的一种激励举措——记者注)”,“要和家长交流交流”。

  池塘里找到她的遗体

  中午,覃瑶没有去食堂吃饭。一名同学后来告诉谢凤娥,12点半吃完饭回来时,“看见覃瑶往楼下走,脸上有点儿不高兴”。

  下午,李开松发现覃瑶失踪后,即打电话通知了谢凤娥。

  接电话时,谢凤娥并未意识到自己日后将要承受的伤痛。但至3月7日,还是找不到她时,家属情绪开始变得激动,场面一度几近失控。

  一直到3月8日,教学楼旁一处3米多深的池塘被大功率水泵抽干,才发现了覃瑶的遗体。学校附近一位居民告诉谢凤娥,6日下午,他从校外路过时,曾看见一个女生在池塘边徘徊。

  现在,活着的人们已经无从知道,那个下雨天,14岁的女孩在落入池塘之前,内心深处曾经历怎样的挣扎。

  时至今日,覃瑶的家人和一些老师依然不情愿说,覃瑶是自杀而去的。“我的孩子不会自杀。”谢凤娥更愿意相信,覃瑶是“不小心掉入池塘的”。

  第三次挨批无颜见父母

  覃瑶在后来写给父母的绝笔信中提到,这已是第三次被李开松看到在看课外书。“我不知道要怎么面对你们。”

  在绝笔信中,覃瑶写道:“你们对我都有着很高的期望。对不起,让你们失望了。”

  “我们对孩子并没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其父覃世雄说,他和妻子并不如网上传言的,期望女儿非北大清华不上。“有的话我们都没当她的面说,怕伤了她的自尊心。但是和同事说了。女孩子嘛,读那么多书干什么。你最终还要成家,读到博士后,想要成家也困难了。我们就希望她到时候有一个工作,能养活自己就行了。按照她的成绩,年级100多名,也就考个一般的学校,三峡大学,也就行了。”

  今年年初,谢凤娥的同事李慧敏也听谢凤娥说过类似的话。

  在哪儿读书父母去哪工作

  但对于自己唯一的孩子,谢凤娥可谓费尽心血:覃瑶升入刘巷初中,谢凤娥“托了点关系”,也调入该校;2005年,枝江一中迁入离县城4公里的新址,覃瑶尚有1年才上高中,但入一中几成定局,谢凤娥夫妇斥资15万元,在新址对面买了一套房,以方便孩子上学。覃瑶高一时,平时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父亲曾想调到这个学校;到高二,谢、覃皆辞去班主任,只要不上晚自习,就过去陪孩子,谢凤娥骑自行车往返需要近3个小时。

  谢凤娥回忆,小学四年级她考了个第一,“我们就带她到北京、天津、北戴河去玩了一圈。”

  就在覃瑶出事前一天,谢凤娥还跟李慧敏说,“覃瑶想吃青豆,昨天没买到”,打电话给覃世雄,“无论如何今天要买到。”

  在覃瑶的QQ空间中——事实上,覃瑶的空间中所有日志都由谢凤娥写就,覃瑶本人仅添加了一条评论——一位谢凤娥的朋友留言说:“她可要好好地学啊,要不然的话,可对不起你这个当妈的了。你对她寄予多么大的希望啊?!她也就是你的将来了!”

  妈妈心中的“神童”

  很聪明,是个“小话唠”

  覃瑶是独生女,打小就跟着母亲。在她眼里,覃瑶是个“很聪明的孩子”——覃瑶1岁多就会数数,也只是“让‘小话唠’闭嘴”的意外收获。

  谢凤娥以前每天带着孩子去上班。坐在自行车前面的“椅嘎子”上,覃瑶“总不住声”。“前面来了一个人,她就会问:‘那是谁呀?’我一看不认识,就老实回答:‘不知道。’覃瑶很不满意,说你怎么不知道呢。下一次对面再来人,我就抢先问她:‘那是谁呀?’她回答得很干脆:‘别人!’下一次她再问我‘那是谁呀’的时候,我就学会了,回答她‘别人’,结果她又问:‘哪个别人呀?’……我也不知道她会问出什么问题来,又不会回答,只好教她数数,从1数到10,或者教她唱歌,《生产队里养了一群小鸭子》……”

  谢凤娥回忆,有一次覃瑶回家后很不高兴地告诉自己,一个同学提出成名后写书,书名叫《我与神童的高中生活》。“女儿不喜欢别人叫她神童,在班里名次靠后,又被同学们戏称神童,女儿心理压力更大了。”——入高中后,覃瑶学习成绩并不理想,年级1000多人中排在100多名,一度还考过500多名。

  有关覃瑶“能歌善舞,会弹琴”的报道,谢凤娥认为“这是给孩子脸上贴金。”她说,“覃瑶就是喜欢旅游,看书。其实她会的东西挺少。到现在还不会骑自行车。”

  别人眼里的“神童”

  很活泼,不争强好胜

  李慧敏(覃母的同事)

  覃瑶给李慧敏留下的是“活泼”的印象。 “这孩子很坚强。一般的事吓不倒她。”

  在她眼里,覃瑶也“不是那种很争强好胜的人”。去年期中考试刚刚考完,李慧敏和谢凤娥等几位朋友吃饭,席间李慧敏提到一位也是由刘巷初中升入枝江一中的同学,“怎么考得这么差,300多名”。结果一旁的覃瑶接茬儿:“我还更差呢,我500多名。”

  “这个同学初中的时候成绩比覃瑶差,但是她说这些的时候,也没觉得怎么不好意思。”

  同学

  在一个不足巴掌大小的笔记本上,覃瑶工工整整地抄下一串串字符和一个网址。同学说,将这些字符在该网址输入,就可以兑换QQ秀,“给QQ穿上漂亮的花衣服。”

  3月8日,覃瑶的同学叶木(化名)写下一篇题为《哀》的博客,正文只有一句话:“我不敢相信。”据《中国青年报》

  “神童”的传奇经历

  4岁开始读小学,连跳两级后8岁读初中,12岁又以刘巷初中第二名的成绩保送入枝江最好的中学——覃瑶在当地被视为传奇,当地媒体至少报道过3次,并冠之以“神童”的称号。

  “两岁识字过目不忘”,“除学习成绩优异外,还能歌善舞、弹琴,爱好体育和电脑”,当地媒体这样报道覃瑶。

  覃瑶的初中是在刘巷中学读的。读到初三下学期时,也在这所学校当老师的妈妈谢凤娥“考虑到她还太小,让她休息休息”,便将覃瑶转到初二。

  在覃瑶的笔记本上,还抄录了可阅读哈利波特的网址。“她最喜欢的就是书。”谢凤娥说。每次遇到家中楼下书店的老板娘,覃瑶都会问:“蒋妈妈,我的书到了吗?”

  但是谢凤娥“从来没认为覃瑶是神童”。她认为,“神童”称号来自于覃瑶高中入学时的媒体报道。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