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后,当跌破3400点时,三大证券报连续三天发表评论,称“股市非理性下跌源于非理性恐慌”。4月14日创出3212点新低后,新华社又发文《股市切忌非理性恐慌》,但股市依然创出3078点新低,3000点岌岌可危!对于已经失控的市场,要想制止“非理性恐慌”光空喊口号已经没用,而应切中时弊,对症务实。
要理直气壮地捍卫中国股市的估值标准
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率11.7%,上市公司业绩增长60%以上,均是美国的5倍;中国人民币升值,美国美元则贬值;中国股市处新兴加转轨阶段,美国股市处疲软甚至危机状态;中国利率(4.14%)比美国(2%)高1倍多。在此情况下,硬要中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向美国样本股看齐,岂不妄自菲薄甚至自残?
对18年来以高溢价发新股、为国企三年扭亏服务、帮助银行股上市脱危、支持国企做大做强、顺利完成股改、32万亿市值的中国股市来说,上证50的21倍市盈率、上证综指27倍市盈率完全有投资价值,管理层唯有坚决捍卫这一估值标准,才能取信于民,有效消除市场的非理性恐慌。
对市场非理性下跌应有鲜明的态度
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台湾股市在涨5倍后跌了48%,当局便收回征利得税的利空,股市便恢复上涨。1930年美国股市罕见大股灾仅跌34%,1995年~1999年美国股市从3844点~10787点,暴涨了几倍,随后只跌了32%便回升。而基本面最好的中国股市半年之中就跌了50%,堪为世界之最。
这半年内,绝大多数股票被砍掉三分之二,中石油、太保、建行等一批新股跌破发行价,定向增发股几乎都破发,同步发行的A+H股发生了倒挂,破净股票也相继出现,此惨状已甚于2005年6月998点时。面对非理性暴跌,指数快速被腰斩,作为对股市尤其广大中小投资者负有信托责任、以稳定为宗旨的管理层应有一个态度,听任市场自然见底,注定是徒劳的。管理层可做的务实手段有:将再融资方案的表决权交给再融资对象,有效制止恶意圈钱行为。控制新股发行率,从源头上抑制二级市场泡沫。适当时候降低印花税或改为单边征收,年内停止红筹股回归,尽早推出创业板。
李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