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独家连载
3  4  
PDF 版
56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中原网  日期: 2008-04-22  来源: 郑州晚报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话说郑州

  火车的驶进打破了郑州的空间秩序

  河北沿有了“巴巴墓”,成了回民义地,草根一族播撒商业和民俗文化种子,生根发芽,而真正使其成长壮大起来的是火车。

  火车驶进之前,以西大街为标志的老城自唐代以来几乎是凝固的。街道、药铺在城内缓慢发展。火车的轰鸣驶进打破了郑州千年不变的空间秩序,它的力量拉动了老城的药业,也拉动了千百年不变的郑州版图向西发展。京汉、陇海铁路两大钢铁大道十字交叉在这座城市,这里将不再是一座普通的县城,它将萌生全新的机遇。

  1905年1月20日,河南巡抚陈夔龙巡视郑州,目睹了火车站一带商机勃勃,于是上奏清廷开郑州商埠;1908年11月30日,清朝正式批准开放郑州商埠。首先在火车站下沿,即现在车站的东面,开辟了大同路、德化街、福寿街、正兴街、乔家门和商业中心老坟岗等街道近20条。南来北往的人流、物流在这里聚散,火车站周边成了“一黑一白”(即鸦片和棉花)的集散地。尤其是棉花业,成了当时郑州经济发展、城市繁荣的引擎。棉花打包厂有20多家,年成交量30余万包(每包重达250公斤),交易额6000余万元。在老坟岗周边的西陈庄、正兴街,打包厂星罗棋布。民计民生三百六十行开始在这里成活,现代商业与民俗文化在老城外共舞。

  自1906年火车通达郑州,至1937年,郑州的商业达到鼎盛时期,是谓“华北大都市”,郑州的人口也由通车前的2.5万人,于二三十年间增加到20余万人,另有流动人口5万人。新增人口多为移民,来自三个方面:一是铁路员工、纱厂工人;二是办商业的,如华侨巨商陈嘉庚,国货大商刘桂勋,及老城区内的中药业、棉花业行当;三是“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难民,1938年国民政府炸花园口因黄河泛滥而流离失所的江苏、安徽、河南的灾民。

  已是商业中心的老坟岗,自然而然地接纳了工人、实业家、难民和灾民。他们涌进十分繁华的都市——郑州讨生活。西一街与西二街上一溜排开了商业阵势,且有货品分类:铁锹、扫帚、簸箕、擀面杖、案板、磨刀石、茶壶等。日用品摊出售的有肥皂(当时叫猪胰子)、胭脂、纸花、头绳、万金油、旱烟袋、鞋拔子等;布摊鞋帽摊上摆出了自家织的土布、蓝布,以及流行的阴士兰布,圆口千层底布鞋,棉帽、布帽、瓜皮小帽;铁业摊上生起了火炉,位置在河北沿即现在的解放路北边,几家铁业炉火通红,专打马掌钉、铁铲、汤勺、炉条、等等;农具摊上出售木杈、木锨、镰刀、荆耙。在西二街,郑州最早的一家古董摊开张,玉石、金器、佛像、瓷器等在这里买卖。风味小吃摊从开始卖胡辣汤、羊肉汤,很快形成规模。一字排开的摊位多数在民主路以南,从早到晚这里人声鼎沸,叫卖声此起彼伏。豆沫、豆腐脑、火烧、油条、稀饭、锅盔、杠子馍、烧鸡、牛肉、山楂串、烤白薯等,最为常见。这类小吃不仅吸引了老城内外的本地人,大同路、德化街的生意人,也吸引了在郑州的法国人,连日本人也常来光顾。牛家火烧、王家豆沫、白家烧鸡、李长庚羊肉汤、马大胖胡辣汤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成了老坟岗风味小吃的精品。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