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7版:第一地产个案
3  4  
PDF 版
解读建业1+1>2的合作模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解读建业1+1>2的合作模式
河南建业住宅集团与韩国LG化学上周五签约合作
中原网  日期: 2008-04-24  来源: 郑州晚报  
  4月18日上午,河南建业住宅集团与LG化学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建业城市花园成功举办。“这次与LG集团的成功签约标志着建业在与国际化品牌牵手合作的路上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资深地产人士李先生分析说:“与该公司向下、再向下发展的省域化战略不同,建业通过不断高调地和国内、国际的建筑、建材等知名厂商进行合作,不仅实现了资源和品牌的有效整合,在企业的竞争中还产生1+1>2的效应。”晚报记者 樊无敌 刘涛 文/图

  瓜熟蒂落

  建业高调牵手LG化学

  以期在房地产行业形成具有建业特色的塑钢门窗体系

  

  “今天是个瓜熟蒂落的日子。”在与LG化学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签署协议仪式上,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道出了自己的喜悦之情。其实,建业此次与LG化学的合作并非一帆风顺,用LG化学中国产业材总裁石钟晚的话来说就是:“与建业的合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LG化学成立于1947年,为LG集团最初发展的母公司,是韩国最大的综合性石化企业。目前LG化学的业务涉及石油化学原料、建筑装饰材料、电池信息电子材料3个领域,2007年全球销售额超过130亿美元。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LG化学事业结构由最开始的销售进口石化产品为中心,通过不断扩大环保型建材和尖端的信息电子材料销售规模,逐渐向事业多元化转换。截至去年,LG化学在中国投资规模超过10亿美元,员工4500人。中国地区销售额已达42亿美元,占全球销售比重的35%,其中ABS产品销售额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一。

  为了适应迅速发展的中国事业的要求,LG化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于2005年正式成立,从公司整体层面对中国的投资企业提供各种支援。“建业是一个专业化领袖型的区域开发商,有着良好声誉和巨大的影响力。”LG化学中国产业材总经理李殷哲这样评价自己的合作伙伴,他说:“我们是经过相当长时间的慎重考察才决定和建业合作的。LG化学非常珍惜同这个市场上具有行业经验和发展眼光的最佳伙伴进行合作的机会。”

  “2007年9月份,建业集团建立了塑钢门窗部件的标准体系。”胡葆森介绍:“通过与LG化学的携手合作,从塑钢门窗的材料性能、设计、加工制作、施工配合、安装、验收等方面,编制完成了相对应的技术标准。将外部合作单位及集团内部各个环节的工作加以规范化、标准化,以达到塑钢门窗的质量可靠和成本的有效控制,以期在房地产行业形成具有建业特色的塑钢门窗体系。”

  “建业合作模式”值得借鉴

  1+1>2的效应可在激烈的市场上博得先机

  建业集团全面、大规模整合各类优势资源,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在资源上共享,在产品互补上寻求合作,通过建立厂商一体化的战略供应链,将经营过程中的有关各方纳入一个紧密的供应链中,搭建强强联合、发展共赢的桥梁,从产品链各个环节保证项目品质。“这些举动无疑为建业在房地产日趋激烈的市场上博得了先机,产生了1+1>2的竞争效果。”资深地产人士李先生分析说:“今年受国家紧缩银根的影响,不少地产公司出现了‘钱荒’局面,但建业不仅资金依旧游刃有余,而且即使在国家不断出台政策,调控重拳不断出击,楼市持续萎靡的情况下,建业的项目依旧销售良好,产生了大量的现金流,这与建业不断进行‘合作’所产生的1+1>2效应是分不开的。”

  作为河南地产的领军人物,胡葆森不断呼吁房地产商联合起来。“联合需要眼光,更是开发商的一种境界。”针对国家不断调控,目前许多房地产企业出现“钱荒”的情况,在一个月前举办的“河南地产领袖大讲堂”上,胡葆森指出:“今年99%的房地产开发商都缺钱,我建议河南的房地产开发商在自愿基础上,也成立一家房地产投资公司。这个投资公司的意义在于,当其中的一家企业遇到资金问题,可向投资公司伸手,不至于因缺钱而垮掉。”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性行业,有时候因为几千万块钱,有的企业就不能渡过难关。2002年9月,深圳万科、北京万通、河南建业、浙江南都等12家企业出资1亿元,成立了上海中城联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到现在该公司已经有资金8亿多元,使好几家企业渡过了险滩。”胡葆森说:“在互信互利的基础上,建立起战略合作关系,凭借各自的优势资源,必定极大促进合作双方企业的发展和进步。同时,企业之间通过信息交流、共同培训、联合采购、集体融资和联合开发等深层次的合作,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建立行业秩序和公信力等。”

  “对于现代企业而言,通过领导者个人能力、单枪匹马闯荡江湖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只有通过品牌、资源的互补合作,如一汽与大众、蒙牛与草原牧民的合作,通过与竞争对手互惠互利的合作,才能实现共赢。”河南财院的刘教授指出:“一个用心的企业是值得期待的。在国家对房地产行业宏观调控逐步趋紧、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建业通过与优秀企业的强强联手,提升企业自身经营能力,扩大规模效应,降低投资风险,建业的这一双赢的合作模式无疑具有典范意义,值得其他房地产企业借鉴。”

  建业缘何频频牵手实力公司

  未来需要指向一种全新的住宅生产模式——产业化

  与许多地产公司不断通过与国外大财团合作进行融资模式不同,建业更多的是和国内、国际有影响的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链的企业合作。“‘让河南人民都住上好房子’是建业的企业追求,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建业将会进一步通过与国际、国内相关产业链实力品牌企业的合作,实现有效的资源整合。”建业集团产品管理中心总监王静介绍,近年来,建业集团本着“建立三大阵营,完善三个体系”的目标,对处在整个房地产建设下游链条中的各界合作商们进行了全面了解和考察,通过数年的严格甄选,已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品牌缔结联盟,整合房地产开发链条上各个方面的优势资源,携手各个领域的优秀企业,以确保建业产品各个环节的工程品质。

  2006年7月26日,建业住宅集团董事长胡葆森与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建筑企业的浙江中天建设集团董事长楼永良分别在战略合作协议上郑重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此举标志着我省知名品牌地产开发商与国内著名的大型建筑企业‘共生、共赢’的战略合作正式启动,具有标志性意义。”河南财经学院刘教授如此评价这一事件。对此,王静告诉记者:“2007年,建业与中天合作建设的项目为10万平方米,而今年将达到30多万平方米,双方的合作越来越密切,有效地实现了共赢。”

  此后,建业先后又与实力雄厚的河南二建、河南六建进行了成功的合作。“在集团2006年中工作总结会议上,胡总提出了‘建立三大阵营,完善三个体系’的管理思路,即:建立起建业与国内外优秀设计师、国内优秀建筑商及优秀供应商进行战略合作的三大阵营。通过建立这三大阵营,不断完善建业项目的产品研发体系、成本控制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由此全面提升建业的综合竞争力和持续发展力。”王静认为,在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将创新融入产品细节的同时,建业必须面对传统住宅建造技术和生产方式中存在的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诸多关系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命题。这一责任的背负,即决定建业在未来需要指向一种全新的住宅生产模式——产业化。而与这些公司的一次次战略合作,正是胡葆森这一管理思想的具体落实,王静说:“‘建立三大阵营,完善三个体系’,以及建业所实施的住宅标准化,是建业集团迈向住宅产业化的第一步。而此次与韩国LG化学的合作也是对胡总提出的构建集团设计、工程承建、材料供应三大战略合作阵营的战略构想的又一次落实。”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