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作人员在做免疫规划宣传 |
|
链接
1978年,郑州市在全市普及计划免疫工作。
1981年,第一座疫苗专用冷库建成使用。
1985年,全市启动冷链运转试行工作。
1987年,市区建立计划免疫门诊,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制度。
1988年,通过国家以省为单位免疫接种85%的目标审评。全市冷链系统建成并投入运转。
1990年,通过国家以县为单位免疫接种85%的目标审评。
1991年,“消灭脊灰,强化免疫”活动在全市开展并持续至今。建立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专报系统。全市各乡镇卫生院配备了低温冰箱。第一部疫苗冷藏运输车投入运转。
1992年,探索并推广集中式预防接种门诊化的管理模式。全市脊髓灰质炎疫情专报系统升级为急性迟缓性麻痹病例监测报告系统,各项监测指标均达卫生部要求。
1994年,颁布实施《郑州市儿童计划免疫条例》,我市预防接种工作走上规范、科学、法制的轨道。
1995年,通过国家以乡为单位免疫接种85%的目标审评。
1996年,启动“世界银行贷款卫Ⅶ项目”,我市计划免疫工作得以加强并推动全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健康发展。
1999年,我市对农村贫困地区儿童实行乙肝疫苗减免政策,数十万儿童接种乙肝疫苗。我市建立完善的麻疹监测专报系统,同年启动无脊髓灰质炎证实工作。
2000年,我市正式启动WHO/CDC麻疹监测合作项目。
2001年,通过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平洋区消灭脊灰证实委员会的无脊灰状态考核认证。开展全市0~14岁儿童的麻疹、风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活动。
2002年,全市开展乙肝疫苗普种活动,疫苗接种360多万人次,大大降低我市人民乙肝病毒的感染率。全市推广门诊化接种工作。我市20个乡镇预防接种门诊获首批省级示范化接种门诊称号。
2003年,河南省卫生厅在我市召开创建示范门诊工作现场会。100个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建成使用。WHO/CDC麻疹监测合作项目顺利完成。风疹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全市计划免疫工作者战斗在抗击非典第一线。
2004年,国家免疫接种率调查“四苗接种率”达到95%。
2005年,《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颁布,全市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全市开展7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风疹疫苗强化免疫,麻疹疫苗接种381452人次,风疹疫苗接种242016人次。对全市所有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进行复核验收。
2006年,全市开展7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共接种40574人次。免疫规划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在全市推广使用。
2007年,全市开展7岁以下儿童麻疹疫苗查漏补种活动,共接种16万人次。筹建全市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