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
3  4  
PDF 版
古村新貌,回忆童年黄岗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古村新貌,回忆童年黄岗寺

中原网  日期: 2008-04-30  来源: 郑州晚报  
  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58号作品

  □荆建利

  中篇 从村子旁边经过的郑密路

  上篇 回想起那失落的童年记忆

  我的家在黄岗寺,祖祖辈辈就生活在这个美丽的家园。早年间村里的人几乎全是荆氏。早在元代就有人在京城做官。据年老人说过去的黄岗寺是寨墙四围,寨门高悬,大概是防止土匪的洗劫。我的童年是在上世纪80年代度过。孩提时的村貌记忆犹新。那时牌坊街有坍塌的青石牌坊,古老的寺院、祠堂和庙院。还有地主家留下的青瓦房。牌坊是破四旧被造反派拆除的,寺院当成了村民组的办公室,祠堂白天是育红班,夜里成了村民的扫盲班。那时家里有不少的连环画,都是哥哥从夜校里借来的,只可惜那时我还不懂。至于庙院已没有了往日礼佛诵经的僧侣,装上了嗡嗡响的机器,成了村民的磨坊。

  当时的村舍并不平坦,到处是沟沟坎坎。才上小学,每天我都要翻过两道深沟,到村东南的老学校上课。一到下雨沟底变成大水潭,上学就只能绕道而过。有时会见到光屁股的小孩嬉戏浪花。雨季后沟底枯干,每年起庙会时,那里成了舞狮舞龙唱大戏的地方。那时也没什么娱乐项目,就是这样的活动,三里五村来的百姓人山人海。至于去影院看电影和洗澡,就得跑到村东边的中原砖瓦场(现在的郑飞社区),那里的俱乐部就是影剧院,看戏看电影觉得很有冲击力。至于洗澡,也得到那里,大家衣服随便一脱,丢放在一起,挤在一个混浊的大浴池里。幸亏那时夜不闭户道不拾遗。

  郑州烈士陵园被我们这个村庄环抱。我家的旧宅就在陵园南墙后面。那时南三环还没有经过,隔沟相望,曾亲眼目睹英雄纪念碑一天天修建起来。也曾站在满是野菊花的沟沿上观看守园解放军打靶。忘不了哭着要“参军”的情景,还有手中的空弹筒和口琴,那是解放军战士送的。后来学校建在陵园东面,上学必须经过墙外的小树林,总会听到里面的军歌声。让人好羡慕。还记得头戴着杨叶帽,当“铁道游击队”扒过村东南的运土小火车。

  村西是美丽的金水河。河水不太宽,但很清澈。和北边的长满芦苇的金海水库(今帝湖)相连。那时我很胆小,大人们常拿女鬼“白秀”和河里的马鳖(水蛭)吓唬我们这些贪玩的孩子。俺那个生产队的外地就在河西的土岗上,那里曾是遍野红彤彤的高粱地,和河东岗的果园遥遥相望。想想曾经插在白酒瓶里的苹果花,那是多么美好的回忆。

  舞龙一直都是老百姓喜爱的民俗项目

  黄岗寺,位于郑州市区南郊,扼守着通往西南市县的门户。南三环、嵩山南路、长江路、兴华南街和工人南路相继开通,大型社区和购物广场相继建设,南水北调工程经过,城中村改造的高起点的规划,将使这个古老的村落有了浓墨重彩的变化。兴奋感叹之余,往事如歌,让人不由回忆起童年的点点滴滴……

  记得孩提时,爷爷指着郑密路东边不远的一排大树,说那曾是年轻时通往城里的路。他推着独轮车,装满滚圆的大西瓜到南关去卖。上世纪50年代修建的郑密路,只有10米宽,刚好容两辆汽车经过。有谁拉着人力车经过,只能被挤到路沿。两旁长着高大的白杨树和稠密的灌木槐。刚记事时身体缺铁,到了好几岁还不会走路,父母亲拉着人力车把我送进大同路的三分院。南边的寨外面有个供销社,买东西得用粮票布票。15路公交车是当时人们最先进的进城交通工具,票价五分钱。看着路两旁延伸到远方的白杨树,心中充满无限希望。

  那时还是公社,村民们都要穿过郑密路来到农田。每当要上工时,一位大爷就敲响悬挂在树上的破钟。接下来队长点名记分,然后开始工作。逢年过节平分开支,生产队就会在寺院的办公室外分粮分油。排着长队等待开支的喜悦心情至今难忘。为了支持支援工人“老大哥”,生产出的粮食送到粮所,蔬菜送到了国营菜场。蔬菜下来后农民们拉起绑着荆包的木板车,那送菜的队伍就像绵延不尽的长龙。包干到户后,政策允许自产自销。父母亲在郑密路种过玉米小麦和大豆高粱。麦收后看着如山的麦垛,看着牲口拉着石磙碾粮,喜悦之情涌上心头。村民有了菜园,家庭也有了分工,有留菜园种菜的,也有骑着三轮车进城卖菜的。菜园到处可见白亮的温室和新鲜的瓜果。那时很少有集贸市场,大多还是马路市场。清晨到处可见农民们在叫卖,卖新鲜水灵的蔬菜。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村民们更不“安分”了,大叔丢开了多年的马车,小伙换上了拖拉机,有的甚至换上了大货车,小轿车。郑密路上越来越忙,人流越来越稠。村里铺上了笔直的道路,装上明亮的路灯,村沟架起了小砖桥。如今家门口的那段郑密路卸去了往日交通的重任,成了城市街道,旁边是美丽的嵩岳游园和即将建成的购物广场。四通八达的城市道路纵横村东村西。大型立交桥和过街天桥横卧路面,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每逢节日来临,这里成了嵩山路办事处各个社区文娱活动的主要场所。听听震天的锣鼓,看看喜人的秧歌,好日子的道路越走越宽阔。

  下篇 从时代变迁中走来的村庄

  童年的村舍大多是土夯草房,即使有砖瓦房,也是地主家遗留下来的。我清楚地记得,家里的堂屋是砖瓦盖的,叔叔住着,当时可谓风光无限。东屋草房住着父母和我们弟兄。每逢下雨不是屋顶漏水,就是院落的水漫进屋内。后来父亲找人把草屋顶换成了红瓦顶,情况才有了改观。那时每家都是木门柴门,或者没门没院墙,而且家家都有粪坑。村民们把农作物秸秆拉回家里,铡刀铡了,以便耕种时使用。各家都养有家畜。走到街上,你随处可以看到摇摆的白鹅,睡在水坑肮脏的大肥猪,有时还担心凶狠的恶狗。那时的人对饮食起居不太讲究,妈妈把鸡窝搭在正屋门口。物质匮乏的情况下,每天早晨她就把着鸡窝口进行“孕检”,没鸡蛋的放行,有鸡蛋的全天候监视。忘不了坐在荆篮里下土窖的情景,忘不了爸爸在街上手摇辘轳打水的身影。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叔叔搬进新家。新家在郑密路旁,是红砖瓦房和平台。我的哥哥在他家开起了家电维修的门面。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家也搬出了沟沿,新居仍在烈士陵园和郑密路附近,但是一盖就是两个院落的楼房,引起轰动。村里也发生着变化。不同时期瓦房平房楼房如雨后春笋林立起来。在村委会的领导下,幼儿园首先成为村中最高的楼房,接着建成花园式学校,更是名噪一时,国家教委曾到学校视察,泰国客人曾到学校参观。

  如今,随着城市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村里的外来务工人员越来越多,村里的楼房越盖越高,店铺越来越多,企业越来越旺,已仍然满足不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城中村改造势在必行。到那时,老村旧貌将成为不可磨灭的记忆,随之而来的将是高层住宅小区和高级商务中心。黄岗寺社区的居民将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走向共同富裕共同繁荣的生活。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