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于忠霞和赵铮的曲艺表演出神入化
另一位“河南于”、郑州坠子书“于家班”台柱子于忠霞也是20世纪40年代唱响老坟岗的。《中国曲艺志》记载:“在郑州老坟岗唱响的于忠霞,是以女大书而享有其名的。”老戏迷们则说,于忠霞是“表演艺术家”,她的表演出神入化。
于忠霞出身于曲艺世家,师从母亲宋礼荣(郑州最早的河南坠子演员)。“于家班”的宋礼荣、于忠霞、于海泉都颇有影响,妹于宝珠是辽宁建昌县人,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东北来到郑州,从此开始了河南坠子生涯。于忠霞以唱大书为主,其代表书目有《海瑞》《美人洞》《三告李良方》《万花楼》等。她1938年学唱坠子,两年后在老坟岗燕声茶社设棚演唱。之后曾与刘桂枝、刘宗琴等拼穴(搭班)演出,极受欢迎。1948年,郑州解放,首任市长宋致和亲自邀她唱坠子。于忠霞的演唱,还得力于她的胞弟于海泉,“以前唱的三弦调,如今改成坠子腔”。于忠霞的大书吸收融会了三弦书、莺歌柳、道情的唱腔,如“起腔”、“平腔”、“武腔”、“寒韵”等,表演也由“立如鼎,面如饼”而为形体表演,将戏曲中的“手眼身法步”移到坠子书的表演中来。所以,于忠霞的大书极受观众欢迎。她1957年加入郑州市曲艺说唱团,因在唱新书方面成绩显著而被评为市级劳模。
于忠霞的妹妹于宝珠,1949年唱响老坟岗,新中国成立后是市曲艺说唱团的台柱子。她8岁随母宋礼荣学唱坠子,10岁随姐于忠霞在老坟岗燕声茶社设棚演唱,1952年加入郑州市说唱团。于宝珠扮相秀丽,唱腔细腻委婉,主攻小段儿。
赵铮是研究河南坠子而成为坠子书演员的。她于1961年由省曲艺组调到郑州曲艺团,在老坟岗曲艺厅演出近20年。她也是在老坟岗红遍中国曲坛的。赵铮祖籍河南项城,父亲是一位饱学秀才,书香浸润,耳濡目染,使她从小就对河南戏曲、曲艺情有独钟。1955年,她从河南省立开封艺术学校调入河南省曲艺组,从事河南坠子专业演唱和研究。从此,她与简板结下了不解之缘。她调入郑州市曲艺说唱团时,刚过而立之年,风姿绰约,一亮相老坟岗曲艺厅,即惊四座。无论是唱腔、念白、动作、表述都令人赞叹,尤其是她的《双枪老太婆》具有百看不厌的魅力。此段后来成为风靡全国的经典曲目。
《双枪老太婆》是赵铮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她采用说唱长篇大书的艺术手法,运用说、唱、做种种表演技巧,塑造出双枪老太婆、茶馆老板娘、警察局长等多种人物形象。多少年之后,赵铮还能回忆起1961年创作《双枪老太婆》时,自己到人民公园泡茶馆改书稿,请著名评书艺人“河南二马”马素琴、马仲山帮助排练的事。对“老太婆”这个人物,赵铮把握不住,马仲山认为《红岩》要文气,不能像说武侠书,不过夸张一些。比如“老太婆”上刑车那段就不能光说,要有动作交代;撩衣襟、蹬车轮、板车厢,翻身上车,这里念白要紧凑,动作要利索跟得上。边说边示范:“脚向前半步,脚尖点地,右脚垫步向前,左手上扒,上身一晃就行了。”赵铮十分佩服地说:到底是名艺人,动作干净如行云流水,照他的示范做一次便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