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9版:独家连载
3  4  
PDF 版
老郑州
反贪局长
我要富贵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老郑州

中原网  日期: 2008-05-06  来源: 郑州晚报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双枪老太婆》动用了赵铮全部艺术积累

  《双枪老太婆》的创作,赵铮动用了全部生活与艺术积累,动用了坠子书表演的所有手段。她根据书情穿插运用“韵白”、“滚白”、“快口白”、“叙白”及传统的“开脸”交代故事来龙去脉,介绍人物,如:“山林深处,羊肠小道,‘咯闪!咯闪!’抬过来一架滑竿……滑竿上坐着一个人,看岁数约有六旬开外……一不咳嗽,二不发喘;前不畸胸,后不驼背……一双大眼炯炯有神……”她以不快不慢、张弛有度的道白吟诵出“老太婆”的智慧、勇敢、刚毅的神韵。紧接着又以亲切而充满崇敬的语调描述“老太婆”的穿着打扮。当说到“一头花白发,梳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花白小髻”时,她头微右偏,右手拢鬓摸发髻。在说到人物佩戴的“饰物”时,则以喷口和贯口说得似滚珠走盘,字字铿锵入耳;说到“她就是华蓥山纵队司令员威震川北的双枪老太婆”时,停顿、亮相,机智勇敢的“双枪老太婆”的形象立即出现在观众面前。说唱中,赵铮以不同声音造型,区分各种人物的身份及个性。“老太婆”语调雄浑,刚柔相济;金戈、华为声洪语壮;警察局长则用略带尖音的京腔道白,着意表现其阴险油滑,加之模拟出扣胸、耸肩和幅度不大又极富节奏的手势,揣度不定又时而放射凶光的眼神,形象地呈现出一副狐假虎威的奸凶嘴脸。如当说至警察局长暗想:今个儿能平安押送江雪琴,又能活捉双枪老太婆,可以官升三级,领赏一万时,用口技模拟出猫头鹰深夜尖叫般“嘀……嘎……”的怪异笑声。虽无表情动作,观众则能从怪笑声中体味出警察局长小人得志的丑态。

  在唱腔上,赵铮用慢唱、巧唱、脆唱、颤音等技巧刻画不同人物的感情。第一个重要唱段“怀念战友,痛斥叛徒”,她以起腔苍凉豪壮、雄浑深沉的歌喉唱出:“老太婆滑竿上面暗叮咛,默默地把江姐雪琴叫了几声。”唱腔缓慢舒展,一字一拍。演唱中目光远眺凝望,眼神直视前方,把“老太婆”思念战友之情唱得动情感人。“甫志高叛徒出卖革命,他认贼作父叛党求荣,他对敌告密你遭陷害,江姐!”这几句采用“恨声”紧板“滚口”唱法,字字铿锵,语气、眼神表现出对叛徒的鄙视和仇恨。而“江姐”二字则是微带“颤音”的悲切呼叫,叫出了革命战友之间的亲情,伴以凄楚哀念的目光,让人撕心裂肺。

  紧接着唱“你晚走一步入了牢笼”,“牢”字延长七拍,控制气息、声音由弱渐强,节奏渐慢,吸气把“笼”字打出去,拖腔唱“小寒韵”,行腔微带哭音,归鼻缓慢收腔。这段唱,把“老太婆”因亲人遭难而悲愤交加的心情表现得异常感人。第二段“除奸擒敌”,以河南坠子[武板](又叫[飞板])为基调,巧妙地融会了京剧的[西皮流水],用大本腔唱出:“常言说射人先射马,捉住猛虎先掰牙……首要任务救政委,你们注意要把叛徒来拿。”演唱时,简板连击“双点”,身躯挺拔,两眼射出沉着威严的目光。一位智能双全、英武威严的双枪老太婆出现于观众面前。

  《双枪老太婆》在唱、念、做的处理上,充分体现了赵铮在河南坠子表演艺术上“一戏一腔”、“一人一腔”、“一人一相”的风格特色,更展现了她高雅、细腻、传神、俏丽的演唱风格。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