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16版:第一收藏
3  4  
PDF 版
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 莲鹤方壶
明清古籍赏析
翟本宽书法欣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河南博物院镇院之宝 莲鹤方壶

中原网  日期: 2008-05-07  来源: 郑州晚报  
  河南在出土文物方面素有“地下文物全国第一”之誉,而在国家级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珍藏的13万多件文物中,最具观赏价值的收藏品,当属镇院之宝莲鹤方壶。

  莲鹤方壶,1923年出土于河南新郑李家楼村春秋郑国国君大墓。同样的有两个,造型和花纹装饰及大小几乎完全一样。其中一个藏于故宫博物院高125.7厘米、口径横31.8厘米、纵26厘米。另一个藏于河南博物院,通高118厘米,重64.28公斤。此壶为青铜制盛酒器,用于古人进行宗庙祭祀、享宴宾客、婚事丧事。

  青铜艺匠对鹤的雕塑尤为成功,它形神俱佳,展翅欲飞,嘴微张似若长鸣,栩栩如生,似乎若有人猛喝一声,它就会振翅惊飞。莲花由10组两重并列的莲瓣组成,莲瓣上为镂空的龙纹。器盖口沿饰龙纹,每组两个,头各东西,尾绞结。壶身的纹饰为浅浮雕并有阴线刻镂的龙、凤纹饰。其腹部攀附着几条蜿蜒飞动的龙,正缓缓向上移动。有的是以鸟兽合体的形式表现,虬屈蟠绕,布满壶体。壶颈部四面均有龙(兽)形耳,两正侧面作回首反顾的龙形构成铜壶的双耳,有花冠形角,体积较大较长,冠与身躯均有镂空的精美花纹。壶腹下部四角又有附饰的有翼小龙,兽角翻卷,角端如花朵形,作回首向上攀附之状。圈足下有两条勾首顾盼的龙,身作鳞纹,弓身卷尾,头转向外侧,有枝形角。承托壶身的龙和壶体上所有附饰的龙、兽向上攀援的动势,相互应合,共同在观者视觉上造成壶身轻盈、不断移动的感觉。

  从莲鹤方壶周身遍布的龙纹来看,龙在人们心中的神圣地位,对龙的崇拜由来已久。龙纹、莲花、展翅欲飞的仙鹤,这样的组合在早期青铜器艺术中实属罕见,是春秋时代精神的象征,是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风貌在艺术上的真实体现,郭沫若先生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给予很高的评价,“突破上古时代之鸿蒙,正踌躇满志,睥视一切”,把它视为旧礼教崩溃、新时代开端的标志。其主体部分为西周后期以来流行的方壶造型,有盖、双耳、圈足,重心在下腹部,遍饰于器身上下的各种附加装饰,巧异精妙,铸造精致,壶上物像众多,杂而不乱,神龙怪虎,神态各具,不仅造成异常瑰丽的装饰效果,而且反映了春秋时期青铜器艺术审美观念的重要变化。其最具特色的是壶盖上的莲鹤:盖顶双重莲花瓣中挺立一鹤,莲花肥硕盛开,仙鹤站立花心,一大一小,一静一动,一花一鸟,搭配巧妙。郭沫若先生面对“怒放的莲花和欲飞的仙鹤”,称其是“乃时代精神之象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