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7版:独家连载
3  4  
PDF 版
老郑州
女人事
反贪局长
我要富贵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老郑州

中原网  日期: 2008-05-08  来源: 郑州晚报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郑州坠琴名师有王明福、李治邦和于海泉三人

  自1910年到1980年的70年间,有30位影响极深的坠子名琴师,其中河南境内占20名,这20名中郑州有3人,他们是王明福、李治邦、于海泉。

  王明福原籍商丘,1946年来老坟岗为女艺人伴唱,在来“曲子窝”之前,他已名冠河南曲界,行家称他“盖河南”。因他演奏坠琴技艺高超,戏迷多是冲其坠琴而来,常常“喧宾夺主”,也常常不得已,一曲坠子唱完,他要独奏一曲,否则就收不了场。所以女艺人常为有“盖河南”伴奏而感荣幸。王明福于1975年病死在老坟岗民主二街,身后留下一批坠胡学生,留下千百戏迷的思念。

  李治邦是郑州新郑小乔人。8岁时,他的本家兄长逃荒到安徽,学会了琴书回到家来,李治邦便跟他学拉京胡,两天就学会拉过门,兄长称他“是个小江湖脸儿”。不久他又迷上坠子弦,便着魔似的苦练起来。三个寒暑过去,11岁的作者、演唱者李治邦已练得一手好弦艺,揉音、抖弓、打花、接腔、送腔样样娴熟。12岁时,其琴艺受到来此行艺的安徽太和县段家营河南坠子艺人段明义赏识,被收下为徒,兼为师父演出伴奏。四年师满,他先后与杞县的王明纲、安徽亳州的冯治邦、中牟的武景州搭班行艺,多为伴奏,间或演唱。23岁时他已唱奏俱佳,常在老坟岗书棚与人合作演出。后转开封相国寺,为马治荣及张鸿喻、杨翠喜夫妇等伴奏演出。民国十六年(1927),李治邦与王干臣、张鸿喻两家合并成大班,到亳州行艺。这里名家济济,他交结艺友,演出之余便钻入书场听书,受益匪浅。民国十八年(1929),28岁的李治邦与师伯刘明堂的女儿刘金喜喜结良缘。婚后一年,夫妻二人行艺到河北邯郸。刘金喜曾随父亲长期在江苏、上海一带行艺,因此,她那稍带吴越口音的唱腔更显清新别致,加之李治邦弦艺精湛的伴奏,很快便闯出名声。不久,他们应乔利元之约,到天津行艺。路过北京时,在天桥一座茶馆试唱三天,不想一唱即响,茶馆老板再三挽留。他不肯,又到天津与乔清秀等河南坠子名家同班演唱。

  在津两年后,因刘金喜身体不适返豫。民国二十七年(1938),妻子刘金喜为照顾幼子辍艺,李治邦另约琴师,从此以演唱为主。他借鉴姊妹艺术的表演技法,如评书的“惊”、“炸”技艺,戏曲各行当的表演程式,尤其是丑角的表演技艺,从而形成了幽默风趣、形神兼备的表演风格。人送外号“笑话王”。他会唱的大书约有20余部,拿手的有《大宋金鸠记》、《严海斗》、《马俊盗宝》、《薛礼征东》、《王小买大》、《陈三两爬堂》、《海瑞探地穴》等。日本军队入侵中原后,他携妻带子逃到安徽界首。民国三十四年(1945)返回开封,在相国寺与河南坠子艺人纪万春(兼说评书)、张福祥长期合作行艺。

  1957年,李治邦随郑州代表队参加省首届曲艺、木偶、皮影会演,为演出伴奏,获伴奏个人奖。次年加入郑州市说唱团。他主攻中、短篇唱段,无论是耐人寻味的《王麻休妻》,还是轻捷风趣的《三门婿拜寿》,都唱得幽默诙谐与众不同。他改编整理的传统曲目《巧嘴八哥》更是千锤百炼的精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