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3版:真相
3  4  
PDF 版
双石铺的孩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双石铺的孩子

中原网  日期: 2008-05-09  来源: 郑州晚报  
《黄石的孩子》海报

  电影《黄石的孩子》正在上映,这其实是一个有真实背景的故事。当年那些“黄石的孩子”中,还有不少人健在。

  乔治·何克出身于英国中产阶级家庭,当时刚从牛津大学毕业不久。他打算在成家立业之前绕世界转转,开开眼界。游历了美国、日本之后,何克于1938年2月抵达上海。

  此时,中日之间的战事正愈演愈烈。发自中国的消息,经常占据着西方各大报纸的头条。23岁的何克留了下来,当了一名临时通讯员,开始为英国老牌报纸《曼彻斯特卫报》撰写有关中国的稿件,后来又成为美国合众国际社的特约记者。

  1939年春,何克独自一人从北平步行上路。然而,不幸的是,在旅行的头一个夜晚,他就染上了要命的斑疹伤寒。

  幸运的是,旅店里居然又住进一位外国人,而且是位四十来岁的女护士——凯瑟琳·霍尔,新西兰人。当时她正携带着一批从北平购置的药品,准备运往晋察冀边区。凯瑟琳用一条毛毯把昏迷不醒的何克裹起来,抬上骡车,拉到了晋冀交界一个叫宋家庄的小村。何克奇迹般扛了过来。清醒之后,他惊喜地发现自己居然已经身在红色边区。聂荣臻将军不知从哪里得知何克的事,派人送来了邀请信。何克满怀兴奋地进入八路军驻地。他把见闻和感受到的一切,都写进了他的第一部著作,书名就叫《我看到了一个新中国》。

  1来到中国

  2“工合”相遇

  艾黎比何克大18岁,两人第一次相遇时,艾黎正在为工合运动而四处奔忙。“工合”是工业合作社的简称,目标是将难民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进而为整个非敌占区提供一条工业战线。工合运动最早由斯诺夫妇和艾黎倡议,随即得到宋庆龄、宋美龄姐妹及国共双方的认可和支持。

  1938年初夏的一天,艾黎在汉口一家餐馆里碰到了美国女记者史沫特莱。史沫特莱说要介绍两个不错的年轻人给他认识,其中之一便是刚到中国不久的乔治·何克。

  在后来许多人的回忆里,小任是何克倾心爱恋的女友。小任名叫任立之,当时是“工合”妇女部的社员,在小学校里当教师。

  1940年,发生了皖南事变,统一战线遭受重创,工合组织内部也开始排挤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思想进步的任立之决定出走洛阳,再想办法去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任立之走前托付何克一件事。

  “我们妇女部里有个人叫聂长林,其实是个地下党员。他家里有4个孩子。聂长林为了躲避国民党迫害不得不离开后,他一家生计就没着落了。”好心的姑娘请求何克,如果有机会,略微照看一下聂家妻儿。何克慨然答应了下来。

  3双石铺

  任立之托付何克照顾的聂长林的4个孩子,老大叫聂广淳,老二叫聂广涵,老三叫聂广涛,老四叫聂广沛。提起何克,老人们无限怀念和伤感。

  1941年5月,“工合”社员李大爷突然找到聂家,说是宝鸡那边有人愿意帮忙照顾孩子。聂母一听赶紧答应,老大、老二就跟着李大爷到了宝鸡工合总部。在那里,他们第一次见到了何克。带着“两个儿子”,何克来到了秦岭脚下的一座小镇——双石铺。这里有一所“工合”开办的培黎学校。何克已经接受了重庆工合运动委员会派给他的一项新任务:担任这所学校的校长。

  1942年年底,聂家兄弟的母亲病故,何克又把老三聂广涛、老四聂广沛接了过来,四兄弟在双石铺团聚了。

  1944年夏秋,国民政府提出征兵10万,16岁以上的男孩子全要被送上战场,何克闻讯,赶紧把老大送往甘肃天水暂时躲避。但政府逼得越来越紧,除此之外,来自日本侵略者的威胁也不得不考虑了。

  真的得走吗?如果非走不可,该把学校转移到哪里去呢?艾黎提出,搬到甘肃山丹。艾黎说:“红军长征的时候曾到过那里。”一听这话,何克终于下了决心:“好吧!就让我们去那里迎接红军的第二次到来吧。”

  4“我们的小长征”

  这是一次庞大而复杂的行动。要搬走的东西实在太多。光机器设备就有大约15吨。到了山丹,一切得从头开始,能多带一样,将来建校的麻烦就少一样。

  最大的问题是,学校既没有卡车,也没有足够的钱,只有两辆大车,拉车的骡子也不够。从双石铺到山丹,是1000多公里的漫漫征程,一群大大小小的孩子,那么多“坛坛罐罐”,实在愁坏了年轻的校长。

  离开双石铺,不多远便是甘肃境内的两当。聂广涛完全记不起当时的细节,但他在1997年重走这条路时,着实吃惊不小:“从两当到天水,几乎全是山路,峭壁上不时有岩石滚落下来,可当时何克带着我们走的就是这条路。”直到1945年3月上旬,精疲力竭的校长和他的30多个孩子终于到达山丹。多年以后,艾黎在自传中提及这次迁徙,骄傲地称之为“我们的小长征”。

  5破伤风

  在山丹,新的学校租占了一座大庙,学校的重建很顺利,一切都走上轨道。1945年7月3日,何克又写信给母亲,让她放宽心。在信的结尾,他安慰母亲,并向她保证,“我会回去的”。谁也不知道,就在此刻,他的生命已进入倒计时——何克得了破伤风。

  7月22日中午,学生孙必栋走进了何克的小屋,轮到他值班看护了。孙必栋老人回忆当时的情景,泪光闪闪。大约一小时后,又一次痉挛突然袭来,何克的全身关节都在响。孙必栋吓坏了,赶紧冲出门去喊艾黎校长。几个人冲进屋里,只见何克的头和下肢后弯,身体向前,用手一摸,已经没气了。

  艾黎走上前,用双手把何克的遗体侧过来,照着他的屁股打了一巴掌:“(怎么)这么早,就走了嘛!”话没说完,眼泪就掉了下来。屋里院里,哭声一片……

  何克去世不到一个月,日本投降。何克与中国人民一起度过了8年艰苦卓绝的时光,却没能亲眼看见胜利的那一天。

  据《北京日报》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