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6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百年 郑州邮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打印】  



中原网  日期: 2008-05-14  来源: 郑州晚报  
  司建华

  熟记两万多单位地址,复活“死信”4328封

  如果有人问起郑州市的威武路、宋河路,你能知道是在什么地方吗?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司建华的工作就是反复琢磨以破解这些路名之谜。靠着执著的精神,司建华共复活“死信”4328封。

  上世纪80年代初,郑州市经济和城区建设飞速发展,搬迁和新建单位不断涌现,加之门牌号码和街道的频繁变更,给市内信函分发带来很大困难。每天的疑难死信有20多公斤,分拣科专门设立批转“死信”工作台,很多分拣员对这项工作望而生畏,不愿揽这“瓷器活儿”,因为这不仅需要扎实的业务功底、极强的责任心,还需要不怕吃苦的精神。司建华主动申请了这个岗位,当时她女儿才两三岁。

  “处理疑难信件,必须仔细察看、反复阅读地址,竭力从字里行间找出收件人的地址线索,谐音、同音字都在考虑的范围之内。记得有一封信是威武路21号,我琢磨之后想,可能是纬五路。还有一封是宋河路17号,我分析后认为应该是顺河路。按猜测的地址送去,果然没有错。当然,并不是每封信都能一次猜中,有的信要试投好多地方才能找到真正的收件人”。

  这样的疑难信件司建华处理了437万件。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背后是她日复一日的业务积累,她熟记了郑州两万多个单位的地址。司建华也因此被戏称为“郑州的活地图”。

  然而,由于城市的迅速发展,还是会有陌生的单位出现。一个偶然,司建华在电视广告里看到一个新建单位做的广告。她如获至宝,从此,她每天晚上都打开电视。别人看新闻看电视剧,可她专拣广告看。“有一次,我又聚精会神地在看广告,边看边记,等广告结束时,我突然听到女儿在一旁哭得很伤心,原来她盼了一个星期的动画片《机器猫》错过去了,我给女儿擦眼泪时才发现,她眼睛都肿了,可见哭了有好一会儿了,我也奇怪当时怎么一点儿都没有觉察。”也正因为此,司建华一直对女儿有着深深的内疚。

  “郑州变化太大了。”如今已退休的司建华感慨道。想来因为城市建设的不断加快,当年走遍了大街小巷的“活地图”司建华,现如今也难免会遇上陌生的地方吧。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