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愿意独自驾着小舢板随波逐流,还是愿意乘坐万吨巨轮与大家一道乘风破浪?”在上周中信银行郑州分行举办的大型投资理财报告会上,中信银行零售业务部经理潘明权,以及中信证券资深专家徐强、杨喆向到场市民这样问道。他们建议投资者,在当前震荡行情下,不妨把投资基金作为主要的理财方式。
晚报记者 倪子/文 晚报记者 吴琳/图
基金首季跌幅小于大盘
“今年3月份,上证综合指数累计跌幅达到20.14%,创出自1994年8月以来的单月下跌最大的记录。与去年10月份市场最高点相比,上证综合指数在短短不到半年的时间里,累计下跌指数更是一度超过了50%。”回顾分析今年前4个月股票市场时,潘明权说,4月份上证指数一路飙升220.40点,涨幅高达6.35%,并且以4月21日降低印花税为分水岭。在此之前,沪指下跌了10.24%,而在21日以后的7个交易日里,沪指随即暴涨18.48%。
“今年第一季度的股票市场表现十分不理想,但是作为以专家理财著称的基金跌幅却远远小于股票市场的跌幅。据统计,股票型基金首季的跌幅是22.7%,明显小于股票40%以上的跌幅。”潘明权说,当整个市场都处于较弱阶段时,基金还能保持这样的表现,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反映出了基金的抗风险能力,以及投资专家对市场准确研判的能力。
震荡市中首选防御战
杨喆说:“单边牛市时,选择攻坚战;市场震荡时,选择防御战;市场转弱变熊时,不妨抱有隔火观望的态度。”他说,目前市场总体来说还是利好多过利空。大盘经过几个月的反复震荡,风险已逐步消化释放,而且目前市盈率(PE)基本上保持在25倍左右,市场已进入一个较为合理的价值区间。
“我建议投资者在当前点位做一个自我分析,看看自己对大盘的走向是一种什么心态。”杨喆表示,如果投资者认为当前的股票市场处于底部区域,后市仍有较大机会,不妨选择配置指数型基金,或者其他主动型基金;如果认为今年市场仍以上下震荡调整为主,则可以配置混合型基金;如果对今年的市场不抱有什么信心,认为风险较大,反弹机会较少的话,那就多配置债券型基金。“它收益较小,但是风险也比较低,适合风险承受力较低的投资者。”杨喆说。
巧妙运用基金转换
“基金主张长期持有,但并不意味着死守着一只基金不放手。当市场发生根本性变化时,投资者还是应该灵活调整手中基金。其中,基金转换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潘明权说,适时进行基金转换,不仅可以把握已获收益,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规避市场风险。
在股市逐渐向好时,投资者可转换成指数型基金、股票型基金这些激进型基金,以便取得收益最大化;当股市涨到相对高位时,投资者可逐步转换成混合型基金,在享受股市带来成果的同时适当规避股市风险;当股市即将步入下跌期时,投资者则不妨将手中基金换成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以规避股市大跌带来的风险。
除了进行基金转换,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更应该注重基金公司的能力。“基金公司的整体业绩、持续性、绝对收益能力、风险调整后收益能力,以及保本能力,都是投资者在投资基金时应当首先考虑的。”潘明权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