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7版:独家连载
3  4  
PDF 版
19
19
7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19

中原网  日期: 2008-05-15  来源: 郑州晚报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话说郑州

  周海水在郑州创办了“太乙新班”

  周马成死后,海水也从兄银聚学戏。因其聪明伶俐,口齿清晰,初学丑角,后又因嗓音高亢而改攻须生,逐渐驰名于郑、汴两地。当时,郑州附近几个县的剧团中,以荥阳的张国庆、贾峪的张小乾、密县的张福寿,名气最大。人称河南梆子豫西调,加上周海水,合称“四大须生”。

  周海水之所以成为豫剧名角,除了他字正腔圆、演技出众外,还在于他锐意改革,超脱俗套。据崔兰田回忆,豫剧过去的念白多是地方方言,无韵味,是周海水首创了“豫剧京白”。他还常请有识之士改进剧情,剔除陈腐,精炼戏词,为推动豫剧的进步做出了贡献。

  1938年,周海水在郑州创办了“太乙新班”,培养新生力量,第一班的高徒有苏兰芬、汤兰香等,演出地点在老坟岗的几个戏院。在此之前,周海水曾率常香玉、汤兰香、常年来等全班人马到开封演出,并大获成功,为豫剧豫西调与祥符调两大流派的交流打下基础。同年底,他又率戏班进西安演出,扩大了豫剧在西北的影响。周海水教戏育人,这在当时已小有声望,而且他自身品行端正,从不沾染吸毒等恶习,轻利重义。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妄图“以水代兵”,于1938年在花园口处掘黄河大堤以堵截日军,结果酿成巨大水灾。这时的周海水挺身而出,利用自己的名望和教戏的本领,为解决难民子女生活问题尽点力量,便又在郑州招收学徒,聘老艺人鄢庚等为师传授技艺,很快建成太乙新班第二班。那时,在郑州杜岭中街路南的一座小院里,常有七八个十一二岁的女娃在此喊嗓,这其中就有崔兰田。从1938年开始,直到1964年病故的20多年时间里,周海水固守郑州,传艺育人,培养出在河南豫剧界颇有影响的“十八兰”。

  “十八兰”唱响在老坟岗的戏院,打响之地是在郑州的荥阳汜水。1940年春上,汜水小关镇有庙会。汜水有名的绅商牛师孔好看戏,而且喜欢看对台戏。牛先请名声颇大的“三张”之首张国庆,又请周海水率班前来打擂台。“三张”根本不把周海水和太乙新班的一群小妞们放在眼里,而周海水却提前做好动员,充分准备,几出戏中的生、旦、净、丑均安排有“十八兰”。尤其是《桃花庵》《卖苗郎》《秦香莲》等要功夫的悲剧中,要她们一人兼老生、青衣两角儿。这些演员,不论姓啥叫啥,均以“兰”字命名,即在名字中间加上一个“兰”字,写成海报,广为张贴。此即“十八兰”的由来。在对演中,太乙新班三获全胜,于是“十八兰”名噪一时。这次演出后,被誉为豫剧泰斗的张国庆感叹地说:“我半世声誉,今日竟输于这群小妮!”随着太乙新班转抵西安,豫剧“十八兰”更是驰名于豫陕广大地域。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演员政治地位的提高,周海水常领“十八兰”义演,又与常香玉、马金凤、汤兰香等远赴沪、宁公演,捐款支前。因积劳成疾,周海水于1964年10月11日病故于郑州杜岭中街寓所,终年69岁。一代豫剧宗师,在生前的人生大舞台、戏剧小舞台上,已经演出了多少人间悲欢离合,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这宝贵的财富中,他的“十八兰”,仍活跃在中国豫剧舞台上,演绎人间悲欢离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