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29版:国际军事
3  4  
PDF 版
中国海洋侦察首次覆盖西太平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美国五角大楼官员透露
中国海洋侦察首次覆盖西太平洋
能精确锁定在这一水域活动的美国核潜艇,从而找到美航母战斗群
中原网  日期: 2008-05-15  来源: 郑州晚报  
  说中国军力首次覆盖西太平洋

  一直对中国军力“情有独钟”的《华盛顿时报》记者比尔·格茨在“圈内”专栏中披露,据“一名以匿名为前提的美国五角大楼官员”宣称,“诸多迹象”显示,中国正在运行初级的水下海洋监视与侦察系统“SOSUS”(“声音侦察系统”简称)。这套侦察系统被认为能精确锁定在西太平洋水域活动的美国潜艇的固定感应器(海底声呐)。美国海军最初在渤海发现了这套系统,紧接着又发现中国沿其海岸线建起了5座远程和中程雷达站。美军认为,这意味着中国的水下海洋监视与侦察系统部署范围已经超出渤海,解放军有了超视距的海洋作战能力。

  另一名前国防部官员向格茨证实,中国正在研发不同功能的陆基、海基和天基感应器,其目标都是瞄准美国舰队:“这些感应器和雷达站都是中国预警和指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便在冲突发生时,能击败赶往台湾水域至少5个以上的美国航母战斗群。这主要是因为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依赖潜艇保护,只要解放军能精确锁定美国的潜艇,就等于找到美国的航母战斗群,并迅速集中火力实施打击。”

  与此同时,这套由海底声呐和陆基雷达编织起来的海洋监视与侦察网络,也让美国海军跟踪中国潜艇与水面舰只的任务变得更加复杂。尤其是中国新锐的弹道导弹潜艇,这些潜艇配备的“巨浪-2”导弹能打到美国本土。美国国防部一位官员说:“如果中国的海洋监视与侦察系统完全投入使用,中国潜艇战力将大增,因为应对敌潜艇的最好办法就是用自己的潜艇。”

  那名前国防部官员说得更夸张:“这套系统让中国军方首次有了海空全面覆盖西太平洋的能力,中国军方第一次可以一周7天、每天24小时盯死美国海军舰艇。”

  

  美国力保海底绝对优势

  不过,一向反华的《华盛顿时报》记者比尔·格茨也不得不承认,美国海军不但有海底监视与侦察系统,且其系统经过近60年的建设,已经遍及全球海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比。

  尽管这套系统建设之初是为了“应对苏联的潜艇威胁”,但冷战结束后,美国非但没有停止该系统的建设,反而以“世界范围内潜艇威胁日增”为由,加大了这套系统的建设力度。

  就在不久前,美国军方内部出炉一份标题为《未来海军后备役:作用和任务、规模和态势》的秘密文件。在这份文件中,负责后备役事务的助理国防部长表示:“扩大后备役能保证我们海底侦察绝对优势建设的力度,海军后备役官兵的首要职责就是加强海底侦察能力。”

  据透露,美国海底监视与侦察系统的定期维护保养以及部署行动,由美国海军水下侦察司令部和岸上系统单位联合负责。而系统的工程建设则由职业文职人员(部门代号为“东341”)和指定的合同商进行。

  在不久前秘密召开的美海军潜艇与海洋侦察部门联席工作会议上,指挥官和情报官一致认为,随着世界范围内拥有潜艇国家的增多,尤其美国的敌人或潜在敌对国,如伊朗、委内瑞拉、朝鲜潜艇增多或者打算增加;而美国潜在竞争对手如中国,以及美国传统竞争对手俄罗斯新型潜艇的正式服役,美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潜艇优势正在被削弱。为了保持海底世界的绝对优势,美国的海底侦察能力只能加强而不能被任何国家赶超。

  广域海洋监视与侦察系统,或者俗称的“海底天线阵”,其实不新鲜。二战期间,美国及盟国的海上补给线吃尽了德国潜艇的苦头,所以美国战后将“及时探测海洋威胁”,列为反潜战研究的头号课题。美国人想出了陆海一体联合反潜的方式,即在海洋部署声呐天线阵,声音信号传给陆地雷达站处理。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美军先在大西洋后在太平洋部署了大量的声呐天线阵,代号为“巨人计划”。1954年,“巨人计划”现出雏形,3个针对大西洋和6个针对太平洋的海洋侦察雷达站建了起来,与之相配套的远程声呐被部署到大西洋和太平洋洋底的重要战略位置。到1998年,美国海军完成了对全世界具有战略意义的洋底声呐部署,可以监视与侦察全球范围内海底的状况。

  近年来,随着更静音的先进潜艇的出现,美军感到其海洋监视与侦察系统可能会落伍,为此又投入巨资进行升级换代。如美国的“水下侦察整合系统”就是最新产品,据说可以“监听一切来自水下的威胁,连虾米也不放过”。据《青年参考》

  美海底监听系统“连虾米也不放过”

  军情分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