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4版:第一地产独家
3  4  
PDF 版
王石“拐” 我也“拐”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王石“拐” 我也“拐”

中原网  日期: 2008-05-15  来源: 郑州晚报  
孙昱 制图

  “全城置业在行动”系列报道之三

  当住房成为“小康不小康”的“关键”标尺,当“居者有其屋”成为国人的“第一要义”,当“居者优其屋”成为人们提高生活质量的“首选”,当城市化进程方兴未艾,当城市化率迈出阔步,当城中村改造如火如荼,当“租房大军”失去安身立命的“雀巢”,当如潮涌动的外地人群大举进入郑州,当一拨拨大学生削尖脑袋挤进郑州,当奥运之年结婚新人扎堆赶趟,当新盘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推出”,当一场场房展会“你方唱罢我登场”,当各大媒体的报纸广告密密匝匝,当楼盘户外广告林林总总……

  当这一切并非假设而正在发生的时候,我们本来有理由相信,而且应该用市场表现来证明:郑州楼市理当销势强劲,成交量理应直线攀升,市场理应全线飘红,可是按照媒体和业内比较通用的说法,自从去年“房贷新政”实施以来,特别是去年年终岁尾以来,郑州楼市“风光不再”,售楼部不再门庭若市如赶大集,那种雇用民工连夜排队、一家几口人铺着草席一夜无眠、望穿双眼地等着选房、为买房托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好话说尽的情景“芳踪难觅”。虽然数据并非是评判市场动态唯一确信的依据,但是在尚无其他评估例证的情况下,数据仍是有力的佐证:2月份郑州楼市量、价均跌至低谷,3月有所“回暖”,商品住宅销量较2月大幅上升,但是同比仍然有较大下挫;4月份商品住宅销量较3月份虽有较大上升,但是从均价比3月下降250元的价格水平来看,4月份的销量应是因经济适用房和旧城改造的安置房集中备案而拉高,购房者持币待购和开发商持房待售的“双持”局面并未完全松动,购房者仍在“望”房却步。

  在莎士比亚名著中,哈姆雷特哀叹:“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在时下的中国,在国人的口头禅和流行语中,演变成了:“买房还是不买房,这是一个问题。”前些时日,记者前往报业大厦办理事务,所到的8个处室中,每到一处,众人皆围拢过来,不约而同百人一腔地问及同一问题:“房价会不会下降?深圳、广州、北京都降了,郑州会不会降?现在买房是不是时候?”记者本想力陈己见,但唯恐犯了众怒,只好隐忍不言,因为媒体界人士尚且如此疑团重重,何况芸芸大众;一次到诊所输液,主治医师闻听我是房地产界人士,一脸企盼地问:“什么时候房价降到2000元以内,请你告诉我一声,我再买房。到了那一天,你到我这里输液,我给你免人工费。”记者愕然,无言,感叹。记者每天接听电话不下百个,其中有近1/3电话是打探楼市行情,问题与上文所述如出一辙。面对这样咄咄逼人的问题,虽不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但是总难免落个“纵有万种风情,又与何人说”?

  超级女声“想唱就唱”,我等却难以“有话好好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折磨和憋闷。于是乎,利用这个双休日,从我们生活的这个城市中相识、相熟、相交、半生不熟、一面之缘的各种人等中,选取数个曾经向我打探、向我咨询买房信息的“样本人群”,以“到底是何种因素影响你现阶段购房”作为话题,或电话沟通,或对面叙谈,或QQ留言,或邮箱传送等多种形式,试图透过身边的人真实的话语,来破解一下这个难解的“斯芬克斯之谜”。本文不添加记者的主观述评,虽然记者时不时总想站出来点评一番,但是为了保证采访的“原声带”效果,故将记者的一己之见隐去;也没有采信那些通过调查机构发放统计表格得出来的统计学意义上的结论,因为在记者看来,这类结论,总有点用一团棉花打一个胖子,打不到痛处的感觉。

  购房者不购房:这是一个问题(上)

  样本一

  □策划/ 执行 郑州晚报刘文良工作室

  问房贷新政为何物

  直叫人欲购还休

  受访人:刘女士

  44岁,广告公司总经理

  采访形式:根据电话录音整理

  样本二

  受访人:史先生 28岁 某房地产营销策划公司策划师 采访形式:QQ聊天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