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10版:哀悼日 人性光辉
3  4  
PDF 版
真英雄, 用爱点亮希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打印】  

真英雄, 用爱点亮希望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1  来源: 郑州晚报  
  陈坚顽强求生的画面感动每一个人
  5月18日,彭州市龙门山镇一位受灾群众在清理废墟。龙门山镇地处山区,是彭州市受灾最重的乡镇,全镇房屋几乎全部倒塌。目前,一些受灾群众陆续返回家中生产自救。
  5月20日零时50分,救援人员在汶川映秀湾水电总厂废墟中抢救出马元江。
  5月19日,解放军官兵给获救的王春邦喂水。5月19日上午11时,济南军区驻安阳某部进村入户小分队在四川省青川县红光乡与石坝乡交界处一锰矿,发现并救出被困164小时的王春邦,同时发现的还有6名遇难者遗体。
  5月18日,获救的唐雄在医院接受治疗。5月18日9时15分,救援人员从四川省北川县医院废墟中救出被困139个小时的33岁的男医生唐雄,获救时他意识清醒,只有些皮外伤。目前,唐雄正在绵阳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
  “我不想孩子出生,连父亲啥样都不晓得”

  北川青年陈坚顽强求生70多个小时

  废墟下他还在开玩笑“我是世界上第一个背压3块预制板的人”

  “我是世界上第一个背压3块预制板的人。”他开着玩笑,废墟下的眼神没有丝毫绝望。

  陈坚,四川省北川县一个26岁的青年。他也许一辈子也没做过什么伟大的事,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打工者。在这次地震中,他是无数不幸遇难者之一。   

  他顽强地求生,顽强地相信希望,他的乐观鼓舞和感染了所有救他的人,也感动了中国网民,他们发帖说他是地震中坚强的男人!一个如此热爱生命的人,带给自己和别人希望的平民——就是英雄。

  被发现时他埋了72个小时

  5月15日下午3点,来自江苏省消防中队的救援人员发现了被埋在废墟下的陈坚。当时,他思维清晰,告诉救援人员他已经被埋了72个小时。

  陈坚的头被横着夹在两块巨大的水泥板中间,不能活动。他腰部以下侧身被几米厚的水泥板压住,身子无法正常拉出来。

  救援工作陷入困境。救援人员要紧急调来特殊救援工具——双作用千斤顶。

  在等待工具到来的空隙,陈坚还很有兴致地通过在场的四川电视台记者跟大家聊天。

  “我要和和睦睦和她过一辈子”

  “我是北川大地震的、说不幸运又是很幸运的人。3块预制板把我压在底下,使我不得动弹。我三天三夜没有吃一颗粮食,只喝点水。我觉得我命还是大,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我不想放弃我家里的任何一个人。我要坚强,我一定要坚强,我必须要坚强,为每一个深爱我的人。一定要顽顽强强地活下去。我要对得起他们。我要对得起他们对我付出的那么多的好。我希望你们一样,不要在任何困难面前被吓倒。

  “头天晚上,我真的真的坚持不住了,我很想放弃自己的生命。但是我回头又想,我不能失去他们。我要坚持、坚持、再坚持……”

  他的呼吸并不是那么顺畅,正如救援工作并不是那么顺畅一样。但他一直在主动地说话。陈坚希望能通过电波给他老婆报个平安,记者把电话递到陈坚面前,他说:“我叫陈坚,26岁。我老婆叫谭小凤,我想告诉她我很安全,我会坚持住。我出来以后,我希望能和她和和睦睦地过一辈子……”

  “我不想孩子出生,连父亲啥样都不晓得”

  陈坚说,他结婚一年了,老婆已经怀了小孩。“我不想孩子出生,连父亲啥样都不晓得。我觉得我已经从死神手里逃过来了,我现在啥子(什么)都不惧了。”他说着一口铿锵的四川话,能想象出平日里的他是多么健谈多么开朗多么自信。

  “我是世界上第一个背压3块预制板的人。”他开着玩笑,废墟下的眼神没有丝毫绝望。

  救出废墟10分钟后,他就再也不说话了

  障碍一个一个被排除,晚上8点40分左右,情况越来越明朗。救援人员在艰难地进行最后的努力,陈坚用微弱的声音吐出:“一、二、三……一、二、三……”为自己打气,为救他的人打气。

  快9点的时候,陈坚被救出来了!

  所有的人都激动不已,然而,就在把他成功救出废墟后的10分钟,他就再也不说话了。

  记者和救援队员大声叫陈坚的名字。拼命地为他做人工呼吸。然而他不说话了。

  确定陈坚已经不行了,救援队员咬着嘴唇哽咽:“你这个傻子!都坚持这么久了!这个傻子……”转过头去。所有的人泪流满面。女记者失声痛哭。

  他那么乐观,那么坚强,离生的希望曾经只有一步之遥。他生前的这些话,仍然能让人感觉到生命的顽强。

  他离生的希望只有一步之遥。 

  陈坚,一路走好!

  爱的故事

  房梁倒下来时,妈妈用身躯死死地顶着

  怀中婴儿在母爱庇护下活下来了

  母牵琦——她就是母亲用生命牵出来的一个奇迹。地震中,她在母亲身体的保护下生还。

  她现在躺在病床上,柔弱得就像一个嫩豆芽,四肢瘦弱,唯有头部因积液而显得饱满。

  5月12日,是母牵琦出生整2个月的日子,爸爸妈妈还没来得及商量给女儿买什么礼物,地震就带走了妈妈年轻的生命。妈妈抱着她跑的时候,不幸被砖块击中,左侧脑门上留下一道一指长的伤口。当房梁倒下来时,妈妈用自己的身躯死死地顶着,终于没让死神带走小琦琦。

  邻居循着娃娃的哭声找到小琦琦,看见妈妈仍然侧卧在地,左手使劲往怀里揽着孩子,右手撑着自己的身体,手臂全部被碎石砸青。26岁的妈妈,人生旅途就此止步,但她的生命仍在怀中的女儿身上延续。

  奶奶说,娃娃长得像她妈,皮肤白,小眼睛。爸爸则认为,耳朵长得最像妈妈。就是通过这样的耳朵,爸爸不知道传了多少情话。

  地震前,爸爸接到妈妈的最后一条短信:“东东,我们的女儿做梦笑醒了,手可以摸到头了。”

  可是再看到女儿时,她一直闭眼昏睡,5天里没哭过一声。眼半闭着,睡不像睡,眼角常常渗着泪水。这都是被颅内积液给压的。

  小琦琦被救出来时已成灰人,鼻孔、耳朵里全是灰土。镇上的医生没看出伤来,观察了两天,家人就把小琦琦送到江油市的903医院。直到18日小琦琦才被送到绵阳市中心医院。

  这么孱弱的细柔的身体,怎么能抗得住颅内大量积液多天?一定是妈妈在天堂上的佑护!

  “孩子的妈妈为了救孩子死了。”爸爸进市中心医院时已语无伦次,反复说着这句话。

  卫生部医疗队、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吕刚一摸婴儿的头顶,看看此前拍的CT,当即判断颅内有积液,须做穿刺引流术。

  一针扎下,引出好多带血的黄色液体,一直昏迷的小琦琦立刻哭出声来,后来还喝下几十毫升的牛奶,并美美地睡了好几个小时。

  当天,爸爸给所有的朋友和亲戚打电话:“我女儿活下来了。”目前,小琦琦体征稳定,情况良好。

  “我现在要把女儿带好,这是她妈用命换回来的,代价太大了。”爸爸说。

  天堂上的妈妈也一定知道了:娃娃活着呢!

  被埋179个小时男子获救

  医务人员接棒挑战生命极限的时空接力

  在地震废墟下被埋179个小时,现场的艰难救援超过30个小时,前线救治和转运经历了惊心动魄的14个小时。汶川映秀湾水电总厂31岁的马元江,以平稳的生命体征挑战着生命极限,创造出生命奇迹。20日15时,呼啸而来的救护车把他送到第三军医大学重庆新桥医院,一场挑战生命极限的时空大接力,进入争分夺秒的下半程。

  “挑战生命极限的前半程,病人依靠坚强的意志自己完成了,他就是创造生命奇迹的大英雄。”新桥医院院长王卫东说,“我们医务人员要争分夺秒,完成下半程的挑战接力。”

  这是在目前汶川大地震中获救的被埋时间最长的病人,这是一场挑战生命极限的时空大接力。

  用30多个小时挖10米深通道救出

  18日下午,山东救援总队在汶川映秀湾水电总厂废墟中,用生命探测仪发现了生命迹象。“那个楼有6层,马元江是在二楼。”从映秀一路护送马元江回重庆的新桥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张国强满脸通红,一脸疲惫却难掩兴奋之情,“救援人员用30多个小时的时间,向下挖了一个10米深的通道,将他救了出来。”

  张国强教授说,直到被救出前几个小时,救援人员才递给马元江一瓶矿泉水。此前,他没有喝过一口水,没有吃过一口食物。

  送到医院对马元江进行全面身体检查后,王卫东院长说:“现场救援和医务人员将他的身体状态保持得如此之好,是一个伟大的、了不起的成就。”他说,在现场的处置稍有不当,病人可能立即死亡。

  身体脆弱得如同刚出生的婴儿

  马元江的脏器虽然没有发现大问题,但身体脆弱得如同刚出生的婴儿,身体一点一滴的液体进出,以及情绪骤然放松,都可能导致死亡。

  经过连夜抢救后,医务人员通过直升机和救护车火速将马元江送往重庆。在这生死攸关的转运途中,一路增加医护人员,从出发到抵达,医护人员从两人增加到8人。

  20多位专家为他会诊

  20日下午3时,马元江被送到新桥医院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立即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紧急抢救处理,不到一小时,20多位专家就开始会诊。

  “这是前所未有的救治经历,因为没有任何先例。”主持会诊的心外科主任肖颖彬说。

  目前医院为其成立特别治疗组和特别护理组,实施24小时特别监护。

  短信传情

  家里的活我包了

  救灾的活你要多干

  来自解放军某部的350余名医护救助人员日前奔赴抗震救灾一线,他们在这几天多是靠短信平台和远在郑州的家人保持联系,其中诸多内容感人至深,特摘录共勉。

  

  妞妞,妈妈马上就要到抗震救灾一线去了,由于命令来得很匆忙,没有来得及告诉你,我想你会理解的。爸爸经常加班不在家,在家要听姥姥的话,不要淘气。你在家听话,妈妈就会安心工作,回来时就会给你带一个大大的奖章,让幼儿园的小朋友好羡慕、好羡慕!不信,咱俩拉个钩,你能做好,我能做到。

  ——91医院医疗队药剂师马海燕出发时,通过母亲发给女儿的短信

  

  32年,又逢巨灾。虽然我由于出差没有参加这次抗震救灾工作,但我仍然要告诉大家,那时救灾靠的是什么:天天靠镐刨,一切用手扒。今天用的是什么:陆地,有各种车辆机械;空中,有各种飞机;水上,有各种船舶和冲锋舟。改革开放带来的变化使我们每一个历经两灾的人都感到信心倍增,积聚30年的力量,让共和国拥有前所未有的坚强与希望!

  ——曾参加过唐山大地震救援的153医院手外科护士长吕青发给官兵的短信

  

  婚礼无新郎,人生更难忘。耳听姐妹的祝福,心感大家的羡慕,我更感到了幸福,这幸福来自你赴灾区的义举,这幸福来自你在灾区的行动,这幸福来自你我甘愿奉献的决定。涛,你在灾区放心地工作吧,我会在家照顾好爸妈的。

  ——371医院医疗队驾驶员张际涛的新婚妻子在接到丈夫深感歉意的短信后这样回复

  

  妈妈,你能替我看一看温爷爷安慰的那个小女孩吗?请把她的地址告诉我,我要和她成为好朋友,一起成长!

  ——152医疗队军医袁跃彬的女儿给妈妈发的短信

  

  妈妈,不用担心女儿,我会照顾好自己的,更会照顾好伤病员,我为自己选择护士这个职业而自豪,也为身赴灾区奉献而骄傲!因为,这一切都是您的教导!

  ——159医疗队护士王艳丽致家中的妈妈

  

  老张,你不用操心家里,虽然平时都是你照顾孩子,但灾区的孩子更需要照顾,多救活一个伤员,就多了一份安心。家里的活我包了,救灾的活你要多干!

  ——152医疗队神经外科主任张龙的妻子致信丈夫

  

  哥们儿,替我多抬几个病号,多为灾区出把力,等你胜利归来,我为你到星级宾馆接风。

  ——某医疗队员军医李华平一位朋友的短信

  

  叔叔,我们是罗巍的室友,听到您赴四川进行救援,我们为您感到自豪,长大以后也要做为人民服务的有用之材。我们和罗巍永远支持您,崇拜您!

  ——某医疗队队员、军医罗明焰的儿子大学同学致信

  晚报记者 王菁 整理

  本版文图除署名外均据新华社等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