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汶川大地震全国哀悼日的第一天,在郑州中凯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凡的办公室,当他和记者聊起有关这次强震时,感慨万千。对灾区人民的同情和对重建家园的希望,让他时而黯然神伤时而激动感慨。
在得知郑州日报社和河南红十字协会正在联合举行向汶川灾区捐献爱心的蓝丝带活动后,杨凡当场从自己的公文包里拿出2万元现金,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把钱捐给灾区。而据他的下属透露,在汶川地震后,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捐款了。
晚报记者 卢林 张露露
首个祈福广告付诸公众
首批爱心捐助直通灾区
“爱心不在捐款的多少,重要的是能否迅速行动,能否积极影响你周边的人”
5月15日,郑州房企最早向汶川地震灾区奉献爱心的公益广告在报纸上刊登。报纸上没有任何关于楼盘的信息,只有一支闪耀的蜡烛和三句向灾区祝福和祈祷的感人话语。同时,这张报纸背后的郑州中凯置业与它的当家人杨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爱心不在捐款的多少,重要的是能不能迅速行动,是不是能够积极影响你周边的人。”杨凡坦言,“目前中凯集团首笔员工捐款已经接近100万元,公司还在进一步募捐中。无论我们捐助多少,对灾区都是杯水车薪。但我们要在第一时间影响身边的企业、身边的人,让我们共同奉献爱心,哀悼灾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众志成城,也只有这样的力量才是最伟大的。”
对于5月12日汶川地震的影响,杨凡回忆,“当地震发生后,我感到了强烈的震感。”起初还以为自己身体原因造成了眩晕,他随即起身运动,“看到走廊里员工都在往外跑,才知道是地震了。”此时,杨凡的第一反应就是公司正在运作的项目——中凯华府的工地:“知道地震后,我最先想到了我们的工地,目前正在最后一期的建设,全是高层。”
“更重要的是那里还有300多个正在高空作业的工人。”杨凡说。
下午3点整,第一时间驱车赶到工地现场的杨凡看到,现场的施工工人和管理人员大部分已经离开工地现场。此时的他执意进
入工地现场检查施工情况和工人的安全。“去工地现场不仅仅是要查看建筑是否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要稳定大家的慌乱情绪。”
在从工地返回的途中,杨凡接到朋友的短信,“那时我才知道四川汶川地区发生了强震。”对于这场来自川渝山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杨凡第一时间想到的是,在发动自己企业为灾区捐款、捐物的同时,如何在第一时间号召广大企业和市民共同奉献爱心。
5月13日,杨凡立刻号召和发动公司员工进行爱心捐助。同时,他感到“如果能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这次爱心捐助行动中,力量会更大”。第二天,经过再三修改并与媒体沟通,最早一期为灾区祈福的公益广告就这样付诸于公众。与此同时,郑州中凯置业的第一笔捐款也上报上海公司总部。
大河涨水,小河满
爱心之火,可以燎原
“大灾有大爱,国家强大了,企业才会更受尊重”
那张祈福灾区的报纸一直摆在杨凡的办公桌上,“每一个来找我的人,我都会先让他看看这张报纸,鼓励他们为灾区捐款。”很多朋友在杨凡的带动下都积极向灾区伸出援手。杨凡感慨,现在我和朋友见面打招呼就是“你捐了吗?”
对于第一时间积极主动向灾区爱心捐赠,杨凡认为,这不但出于企业责任感的感召,也是每一个企业和个人不可推卸、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他坦言:“通过电视和报纸,每当我看到温总理身赴灾区和广大官兵一同作战在第一线的时候,每当看到大批大批灾区群众骨肉分离而撕心裂肺地哭喊时,每当看到大量孩童被掩埋在校舍的废墟下奄奄一息时,满腔的热血和哀痛就会涌上心头。”谈及此,杨凡眼眶湿润。
2008年中华民族的这场灾难让人刻骨铭心,但同时也会完全激发每个中国人的爱国心、感恩心和向善心。杨凡说,在经过短暂的悲伤与哀痛之后,这种感情就会不自觉地转化为力量和斗志。“在大的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更能激发大家的斗志,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
大灾后的中华民族现在不仅已经站起来,而且已经奔跑起来。所有的中国人空前地团结了起来。杨凡认为,这场地震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场巨大的灾难,但对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文化的崛起,却是一个契机。
“大河涨水小河满,作为企业要想长远发展,做百年企业,不在于做什么行业,而在于是否以诚为本,以社会责任为本。”在杨凡看来,越是没有完全成熟的市场,企业越要讲“诚信”、讲“诚心”。当每一个企业都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时,它必然会推动社会的进步。
“星星之火,同样可以燎原。”杨凡说,灾难并不可怕,只要每个企业、每个人都全力伸出援手救助灾区,有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和力量做后盾,我们的国家将会更加坚强地崛起和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