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8版:独家连载
3  4  
PDF 版
老郑州 22
女人心事 22
反贪局长 22
我要富贵 74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老郑州 22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3  来源: 郑州晚报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话说郑州

  《红楼梦》演红了祖国大江南北

  万事不负有心人。《红楼梦》演出的广告牌一挂出,报纸广告一登,三天就卖出去21场包场票,远远超出了许寄秋动员大家排好戏时“保证能卖出15个满场”的“大胆”估计。

  曲剧《红楼梦》打响了!看过的观众都如醉如痴。那些从来没看过曲剧的人,特别是年轻人,纱厂女工们,比原来看曲剧的人更狂热地夸赞。人们对乐队特别是古筝的《葬花》一场长时间的伴奏曲,以及“大观园”如真实再现的布景,也都赞叹不已。在郑州,《红楼梦》连演80余场不掉座,有人也不知看过多少遍。随后开封市接去演出,同样引起轰动。

  第二年,《红楼梦》又作为有成就的北方戏送进北京汇报演出,在怀仁堂演出一个月,再次轰动京城。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接见,并宴请了《红楼梦》剧组。后来经文化部茅盾部长提议和河南省委指示,参加《红楼梦》演出的演员调到省城,成立了河南省曲剧团。之后《红楼梦》演红了祖国大江南北。

  2006年10月8日,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为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玲开专场演出《红楼梦》。时年已经70岁的王秀玲一亮相,便被老戏迷们认出了是当年的“活林黛玉”。看着扮相仍然俊美的王秀玲,人们站在时光的隧道口,忆起了年仅19岁的王秀玲和她的“林黛玉”。

  1955年,王秀玲才19岁,且文化程度不高,能否演好林黛玉她信心不足。当时的剧团团长、老艺人李金波支持她。李金波虽系男旦,但他嗓音柔媚飘逸,表现力丰富,更何况他扮相俏丽,身后有一大批“追星族”。导演耿庚辰也鼓励她,尤其是五四时期的著名诗人徐玉诺帮助王秀玲分析剧本、分析角色,告诉她:林黛玉虽为大家闺秀,毕竟是寄人篱下。她除了应该稳重大方之外,关键是多愁善感。王秀玲聪明好学,悟性好,案头工夫也下得足。首先,她抓住了林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特征,再将对人物的理解转换成舞台上可视的艺术形象;其次,她调动自己的基本功,从身段、台步、水袖、衣裙等方面下苦功,借鉴其他剧种,从而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这一角色。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王秀玲在舒缓的音乐声中,轻声吟唱凄楚哀怨的《葬花词》。伴随着她如泣如诉的闺怨之声,一个美丽柔肠的小女子荷锄亮相,不胜重负似的蜷成一个“软卧鱼”,观众心醉神摇。待到王秀玲哀怨的眼神与观众目光交融的那一刻,台下是一片唏嘘之声,然后是掌声骤起。

  王秀玲被誉为“活林黛玉”始于大坑戏院。这个角色的成功塑造,为曲剧的发展积累了三条宝贵经验:一是剧本的重要。演员必须先看本,熟悉角色,打破了传统戏曲师傅一句句教唱、徒弟一句句学唱的老方法,王秀玲不仅认真读剧本,还研读《红楼梦》原著及其他有关资料,以丰富、积累基本功。二是在老坟岗曲艺一统天下、说书棚里的曲子占上风的时候,曲剧大胆创新实践,自编自演新剧目《红楼梦》,是对传统剧目的一次挑战,是曲剧的一次革命。三是《红楼梦》的成功演出,使人们对曲剧有了新的评价:曲剧不仅能演小戏、小风情戏,也能上演大戏、文戏和经典戏。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