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鹏
郑旋
郑鹏,郑旋,这两个名字乍一看人们总会首先想到是一对兄弟或者兄妹,实际上他们是一对夫妻,一对警察夫妻,而在今年,他们还有一个更让人羡慕的称呼:奥运火炬手夫妻。晚报记者 郭韬略/文 白韬/图
河南唯一的一对火炬手夫妻
晚上10点多,正在街头执勤的郑鹏手机响了,看了一下来电号码,他随即把电话挂断:“媳妇打来的,就是跟我说一声,她要睡觉了。”这是两个人约定好的信号,妻子郑旋在焦作市公安局山阳分局工作,是一名刑警。平时两人聚少离多,主要靠电话联系。“她知道我都是晚上上班,所以没有特殊的事情,就不说了,就是打个招呼。”郑鹏说。
郑鹏和郑旋都是2001年毕业于郑州警校,毕业后,郑旋回到了老家焦作成为一名刑警,而郑鹏一直到2003年郑州市公开招警后才参加了工作。“我们是在学校时好上的,不一个班,但我们都是学生干部,接触多了,我发现她和别的女孩儿不一样,不但人长得漂亮,而且很自信,很独立。”郑鹏说,“刑警这活儿很苦很累很危险,但她偏偏喜欢,这也正是她吸引我的地方。”
由于毕业后身处两地,郑鹏的工作也迟迟没有安排,所以双方的家人朋友都认为俩人“成不了”,但距离和处境的不同并没有对一对年轻人构成障碍,2006年两人步入婚姻殿堂。“这说明我还是蛮有吸引力的,嘿嘿。”郑鹏很是自豪。
“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警察”
采访郑鹏是在一个晚上,9点多钟,在对一辆没有任何手续的挂着开封出租车牌照的车辆依法扣留,等待停车场的同事来将车开走之后,他终于有时间停下来“聊两句”。从8点上班开始,这已经是他一个多小时内处理的第三件事情了:“刚才有个喝醉酒的人闹着要跳楼,还有一个也是喝多了,扰民,群众打了举报电话,都已经妥善处理好了。”
郑鹏说,这就是他的工作常态。从2005年进入郑州市特巡警支队巡逻二大队开始,他就一直上夜班,每天从晚上8点到早上8点。“主要就是一些治安案件,处理一些纠纷,还有防范夜间的双抢案件。”
“我就是一个很普通的警察,”采访中,郑鹏反复说的就是这一句话,“这几年,没有遇到过特别恶性的案件,也没有重大立功,一句话,没什么英雄事迹值得你写的。”
小时候因为看警匪片而萌发了成为一名警察的理想的郑鹏认为自己很适合干这份儿职业:“我属于那种心比较细、头脑比较冷静的人,遇事不慌张,这对我干好这份儿工作很有帮助。”所以,虽然工作辛苦也显枯燥,随时会遇到不可预知的危险,但郑鹏说:“我很喜欢我的工作。”
热爱生活 热爱奥运
去年7月份,郑旋在网上看到了可口可乐公司选拔火炬手的消息。“普通人也能当火炬手啊,咱们报名试试吧!”郑旋跟丈夫商量。“好啊,报就报吧。”郑鹏随后应承道。随后,两人在郑州、焦作两地分别报了名。
“能有这个想法,主要是我们两个都是喜欢运动的人,平时她每到周末才回来,我们还总是去打打球、去黄河边骑骑马什么的,另外,我们俩都属于对生活很乐观的人。”郑鹏说。
两人初试的地点分别在开封和安阳,郑鹏在开封很轻松就过了关,郑旋在安阳的初试是在一个周末,郑鹏前一天夜里要值班,妻子心疼丈夫:“要不我不去了吧,你也不用陪我了。”后来一位非常支持他们的朋友开车把两个人送到安阳。
就是在那儿,两人的夫妻关系才曝了光。“一个在开封进行初试的工作人员认出了我,这才知道我们夫妻俩都报名了。”郑鹏说。
郑鹏不否认“夫妻两个同时入选肯定是一个亮点”的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但他认为最关键的因素还在于自身的素质:“当警察的经历和经验让我们的组织协调能力显得很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