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4版:城市故事
3  4  
PDF 版
郑州“邮”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郑州“邮”记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8  来源: 郑州晚报  
1997年、1976年(右)在二七塔

南京中山陵

河南博物院

  5月18日下午,天气闷热。大学路邮币卡礼品市场的摊主们正在招揽生意或者闲聊,只有祝大毛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的笔记本电脑,若有所思。    

  电脑上显示的是一张特殊的邮票。和一般邮票不同,这张面值1.2元的邮票还增加了1元的附券,也就是说,这张邮票的销售价格是2.2元。那1元哪里去了呢?    

  祝大毛原是郑州发电设备厂的职工,有着46年邮龄的他,已经习惯了等候。这一次,他在等一张特殊的邮票……

  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文图

  地标:大学路

  人物:祝大毛

  等待抗震救灾邮票发行

  大学路因郑州大学而得名,但它的成名,要得益于收藏爱好者。这条路上有着全国第二的古玩城,而古玩城的最早起源应该是大学路金水河畔的马路市场。由这个马路市场发展起来的郑州集邮市场如今仍是集邮爱好者常去之地。

  5月18日下午,大学路邮币卡礼品市场,别的摊主们或在热情地招揽生意或在闲聊,只有祝大毛目不转睛地盯着柜台上的笔记本电脑,若有所思。面前的电脑上显示的是一张特殊的邮票,这张面值1.2元的邮票增加了1元的附券,也就是说,它的价格是2.2元。另外的1元钱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作为善款,被用于捐助汶川地震受灾区。”祝大毛介绍说,“邮票后天(5月20日)发行,我得一早赶在邮局上班前就过去,郑州是省会,应该当日就能买到。如果不能一早发行,那就只好在那里等喽。”

  祝大毛原是郑州发电设备厂的职工,有着46年邮龄的他为了集邮已习惯了等候,但这一次的等候比往常更有意义,因为融聚着郑州集邮人对灾区群众的关爱。

  5月中旬以来,举国上下众志成城争分夺秒抗震救灾。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中国人显示了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和对生命的珍爱、尊重。为了给灾区募捐,国家邮电部增加发行了抗震救灾邮票。

  “估计当天买的人会很多,因为很多人除了买邮票还惦记着首日封呢!再盖个专用的赈灾邮戳,对集邮爱好者来说才算圆满。”祝大毛介绍说,郑州建设路邮局是最常使用个性化专用邮戳的邮局,他们一般都跑到那里去,这几年,负责邮戳设计的是郑州市集邮协会的王红专。

  联系上王红专后,得知他也是位老邮迷,尤以医药卫生、异型票为主。“邮戳是个很好的宣传方式,所有的信件、包裹等加盖邮戳后发往全国甚至世界各地,这次设计抗震救灾邮戳我动了些心思,想尽可能地在图案、文字里注入更多的内涵,将爱心传递给每一个看到邮戳的人。”

  地标:晴川里

  人物:赵长善

  74年前,蜚声海内外的甲戌邮票会在此诞生

  郑州老城区有很多含有“里”的地名,有因地形、地貌、方位命名的,如东关里、陇海里、天成里等;有为吉庆纳福命名的,如升平里、北庆里、玉庆里、太平里、保安里、福庆里、民乐里等;有因人名地名命名的,如丁兴里、华丰里、晴川里、关中里等。如今,有的小巷随着城市的发展已经消失,有的小巷在宽阔的马路映衬下,成了不再引人注目的通道。然而,晴川里26号将永远被爱邮人铭记,因为这里见证了郑州集邮的辉煌历史,是郑州集邮精神的源头。

  1934年5月1日,著名的“甲戌邮票会”在郑州晴川里26号成立。这是继上海中华邮票会、杭州新光邮票会之后(旧中国历史上)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群众集邮组织。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在沿海、沿长江开埠较早的城市,中国集邮开始形成与发展。作为内陆城市的郑州,怎么会成为我国早期三大邮会之一的诞生地呢?这还得归功于来自五湖四海的铁路职工。

  20世纪20年代,京汉、陇海两大铁路在郑州的相继修建和汇通,不仅带动了郑州的经济文化发展,也带动了近代邮政的发展及集邮活动的兴起。郑州的集邮者大多为铁路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及部分金融部门人员,他们大多数是中华、新光邮票会会员,在郑州相互认识并交流心得,互换邮品,成为朋友。

  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并继续扩大侵华战争,时局危难,新光邮票会和中华邮票会相继停刊,活动基本停顿,国内集邮者陷入一盘散沙的状态。振臂一呼的是当时在郑州陇海铁路局工作的赵长善,他发起了自己的邮票组织——“甲戌邮票会”,同时发行会刊《甲戌邮刊》,想通过此和同好砥砺攻错,互通消息,研究邮票学识。

  “甲戌邮票会”成立之后应者云集,成员多为当时著名的集邮家和邮商,阵容之大,超过中华、新光两会。

  “甲戌邮票会”的注册会员从最初的50余人到1949年的3000人,在全国许多城市以及英、美、法、比、泰等国都设有通讯处。虽然因为战乱和其他原因,邮票会的会址不断变化,后来甚至一度迁至开封、西安、柳州,但直至1949年会务终止,甲戌邮票会的集邮活动始终没间断,他们提出“集邮不忘救国”的口号,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号召会员捐资援助灾区。在抗日战争和白色恐怖的特殊时期,他们收集的边区、解放区的特殊邮票及邮品,见证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2004年11月15日,在纪念甲戌邮票会七十华诞之际,甲戌邮票会研究会宣告成立。原中国邮票博物馆馆长孙少颖评价“郑州是中国早期集邮活动的策源地之一,甲戌邮票会最早介绍了共产党领导的苏区和抗日根据地的解放区邮票。集邮虽是舶来品,却默化为爱国情操”。

  地标:火车站

  人物:张康叶

  与日本集邮家叫板

  “中国火车邮戳”

  有人说,郑州是火车拉出来的城市。的确,1910年,穿越郑州的汴洛铁路通车与京汉铁路交会于郑州,构成东西与南北两大铁路邮运干线,为郑州邮政的发展奠定“地利”基础。火车邮路开通伊始,汴洛铁路开设火车邮局(邮政信车)实行分段邮运,所带邮件均盖有“河南郑洛火车”及“河南开郑火车”邮戳。

  被集邮界称为中国火车邮戳第一人的张康叶,对郑州火车站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

  为制作生肖“八仙过海”闹车龙,张康叶从1985年牛年起到1996年鼠年,每逢生肖邮票发行时就跑到郑州火车站,登上8趟路过郑州的火车加盖火车邮戳。有的火车晚点,他要从早晨等到傍晚;有的火车深夜过郑州,他就等到深夜;有时这趟火车刚刚盖完戳,接着又一列火车进站,他就赶紧跳下这趟车,绕过车头,再跳上刚进站的火车。

  “跳上跳下不过是消耗些体力,没什么,关键是求工作人员盖戳不容易。有的火车邮局好说话,愿意举手之劳成人之美,可有的却嫌麻烦不行方便,更有甚者硬是把我赶下火车!”提起当时的窘境,已83岁的张老记忆犹新。而张老提高收藏难度,有意识地要求火车不同、派押局不同,火车邮戳的序号还要从1排到8。尽管8年中只成功了两年,但张老认为很值得。

  张老为何痴迷火车邮戳的收集?这里还有个感人的爱国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一名叫井上尚弘式的集邮家公开宣称他已集得中国各种火车邮戳200余种,偌大中国无人能敌。从12岁就开始集邮的张康叶听到后很受刺激,决心奋起直追,在中国火车邮戳的收集上一定不能让日本人抢先。那天起,张康叶经常带着邮票奔波在火车站台之间。新邮票发行时,为了能盖上当天车次的火车邮戳首日封,他经常刚跳下这趟车,又赶紧跑到另一个站台,几趟跑下来,年逾五旬的他已是气喘吁吁。

  在他的不断努力下,终于在1984年收集到全国火车邮戳290余种、1000多枚,远远超过了日本人,一时成为美谈。

  地标:祖国各地

  人物:张康叶一家

  “邮票上的大好风光,我们几乎游遍了”

  张康叶有3张特殊的照片,背景全是二七纪念塔,拍摄时间一张是1976年毛泽东逝世当日,一张是香港回归,一张是澳门回归。与其他照片不同的是,3张照片上都有一张邮票,邮票和照片里的二七纪念塔相映。这种特殊组合,是火车邮戳之外张康叶的又一钟爱,他称之为极限风光照。

  张康叶老家在上海,1949年来到郑州邮政部门工作。在郑州生活近60年的他虽然乡音未改,但早已把郑州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1941年上海沦陷,16岁的张康叶与几位同学不甘当亡国奴,一路颠沛流离,从上海辗转去了江西宁都。当时情况危急,张康叶却还不忘带上自己4年来收藏的邮票。战争期间,张康叶依然没有停止集邮,但遗憾的是,他多年的心血在“文革”时被抄走,最终返还时许多珍贵的已不见踪影。

  “文革”结束后,集邮活动在神州大地上又如火如荼地展开,张康叶再次投入进去。对于丈夫的集邮爱好,老伴黄镇清从来都是全力支持,一到年底张康叶总要订上几十套年册,用来收藏和交流。家里钱不够时,黄镇清总要帮着去亲友家借钱。在丈夫的熏陶下,黄镇清也变成了集邮迷,论起集邮知识来头头是道。

  集的风景邮票多了,张康叶就想,如果能在这些风景邮票的取景点拍上张照片,把邮票和照片放在一起欣赏该多好。于是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他便开始利用出差的机会,每到一处都想法到邮票上的风景点拍张照片。1985年前后,张康叶夫妇先后退休,他们借来儿子的相机,决心踏遍邮票上的大好风光。井冈山、天涯海角、中山陵、西湖、石林、悬空寺、龙门、少林寺、泰山这些邮票上的胜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每次出游他俩都是先将邮票备齐,按照邮票上的风景来定旅游路线。到了风景区后,他们总是尽可能选择好的角度,以便能拍出和邮票上一样的照片。

  有一次,张康叶夫妇到云南旅游。他们刚好有一张石林的风景邮票,就非常想到石林拍张照片。但石林邮票上的景点却不在旅游线路上,为了能到景点拍照,他们特意步行几十里路带着地图边走边问,赶到一个很荒凉的景点拍下了和石林的合影照片。

  照片洗出来后,他们总是小心地将相关邮票贴在照片上,塑封起来,制成极限照片珍藏起来,不光自己如此,儿子女儿也都被动员起来,如果外出旅游都是带着相机、邮票和父母的嘱托。“现在连孙女都学会了,每到一处玩,都要看看有没有邮票上的景点。上世纪90年代,孙女和女儿到苏州玩,孙女就对妈妈说,爷爷有张苏州宝带桥的邮票,但还没有照片,我替他拍一张吧。”为此,孙女特意花了60元钱打的来到宝带桥上,把身影留在了宝带桥上,圆了爷爷的一个心愿。

  “除西藏、新疆、台湾和香港,邮票上的国内景点我们都去过。虽然一辈子没攒住钱,但我们把旅游、集邮、摄影融合在一起,拍摄‘三合一’照片,使我们陶冶了情操,锻炼了身体,真是一举多得。”黄镇清笑着告诉记者,她耳不聋眼不花,到现在还能穿针引线呢。通过这种特殊收藏,对祖国大好河山了如指掌,这也是爱国主义的另一种体现吧。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