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20版:第一地产
3  4  
PDF 版
“相伴六年 与爱同行”之6种爱心声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打印】  

“相伴六年 与爱同行”之6种爱心声音
大音希声(下)
中原网  日期: 2008-05-29  来源: 郑州晚报  
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秘书长 赵进京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 刘社

全国知名资深媒体人 蔡照明

  □郑州晚报刘文良地产工作室

  无言是大爱的极境,如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但纵观、通览六年间中原地产可歌可泣、可赞可叹、可圈可点的爱心事件、爱心人物、爱心故事、爱心细节之后,相信你我不但不会再沉默而且会掷地有声。如何看待郑州地产企业在此次四川强震这个大考面前所交上的答卷?如何评说郑州地产企业六年来对慈善、公益事业所做出的奉献和行动?如何看待地产行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许,让我们来倾听一下来自慈善机构、行业协会、学术领域的领导、专家、名士的声音,你会从中领悟、感受很多、很多……

  大灾即大考 郑州地产以“爱心群像”接受检视

  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秘书长 赵进京

  大难兴邦,天佑中华!在此次四川汶川强震这场浩劫面前,每一家河南地产企业都无疑面临着一份考卷,这份考卷就是在国难当头、大灾当前的时候,每家企业能否以一个企业公民的角色,承担起应该担承的社会责任。从灾情发生到现在,我们应该欣慰地看到,在这场大考面前,郑州地产企业以行业整体爱心形象,交上了一份让郑州人民、让灾区人民较为满意的答卷。

  地震发生后的两天,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紧急发动组织“身处两地、心系一线、抗震救灾,共度难关”郑州房地产开发企业捐款活动。河南嘉亿、居易国际、建业、河南鑫苑、建投鑫苑、清华园、新芒果、新长城、亿隆、江山地产等房地产企业积极参与,短短两小时募集资金首批捐款85万元。

  与此同时,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仍在继续,截止到5月28日下午4时,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的不完全统计显示,郑州的338家房地产企业员工捐款捐物总价值过亿元。在捐款超过百万元的地产企业中,既有地产“宿将”,像建业、鑫苑、思达、正商、盛润、正弘、天明,也有外来企业,像信和,更有地产“新秀”,如啟福、章德,尤为可喜的是二十一世纪不动产郑州分公司作为中介机构,捐款金额也达到百万元。

  应该说,我们商会的统计数据并不全面,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了解到,越来越多的郑州地产企业表示要参加到四川灾区的灾后重建工作,像鑫苑拟在灾区捐资建设一所“鑫苑希望小学”,新田也正紧张地为在灾区援建一所学校而行动着,正商捐献价值100多万元的活动房屋正在运往灾区等。郑州地产的“爱心同心圆”在放大,郑州地产的爱心故事在继续刷新。

  在晚报全新改版六年之际,晚报第一地产编辑部精心策划郑州地产六年爱心事件、爱心人物、爱心故事、爱心细节等,作为商会秘书长,我本人给予高度的评价。因为我们不仅让我们的读者、让众多的业主看到此次大灾当前郑州地产界的“爱心形象”,也应看到在平常时候,在过去的六年间,郑州地产企业默默无闻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为教育、医疗、赈灾、救助孤残人群所做的一桩桩一件件善举、义举。因为与其他行业相比,开发企业虽然在楼盘宣传上大张旗鼓,但往往在“做好事上不愿留下姓名”,恪守“沉默是金”的古训。商会工作人员在统计郑州地产企业捐款、捐物事例时,很多地产企业的负责人都表示自己做得微不足道,不愿提及。试问一下,有多少人知道建业成立16年来,对慈善和公益事业的捐款数额是多少?我所知道的是4.8亿元人民币,用于投入教育事业、体育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像这类尘封的、遗忘的、埋没的爱心故事何其多!

  授人玫瑰,手留余香。有大义才有大利 ,有大舍才有大得。

  造百年建筑 才是地产商的大爱

  河南财经学院教授 刘社

  四川汶川“5·12”大地震之后,社会各界纷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手,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诚挚爱心。其间,郑州地产企业也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向四川人民捐献了大量物资和金钱,展现出了一幅动人的爱心群像。

  连日来,地震灾情和救灾新闻牵动着每一位中国人的心,同时,也在国人心中浮出了一个个的疑问:平时能为人遮风挡雨的建筑,为何在地震中竟然变成了人类杀手?而同样高度、同样新旧的建筑,为何有的在地震中被夷为平地,有的却巍然屹立?

  由此,人们不禁感叹:居住在震不倒的建筑中的人们,是何等的幸运和有福气!

  地震,不但让国人的爱心和凝聚力空前高涨,也让国人比过去更加关注房地产,只不过关注的重点已悄然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主要考虑房价及其增值保值问题,转向了自己的房子是否抗震、安全?什么样的房子抗震性能好?在地震频发地区,房子是否还有投资价值?

  这些疑问,既是市场的呼唤,更是大地震对开发商社会责任的警示!在现代资讯条件下,汶川大地震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可以最快的速度淋漓尽致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使千里之外的人们也能感同身受这一苦难的烈度。地震,校正了人们对房地产价值判断的坐标系,也让开发商有机会重新理解“建筑质量重于泰山”的真正含义。

  房地产开发是一个良心工程和责任工程。坚固、安全是建筑质量的第一要义,也是每一个开发企业安身立命的生命线。无疑,郑州开发商对灾区人民的钱、物捐献非常可贵,但更可贵的应该是能为社会提供百年不朽的建筑。这是开发商的天职,是开发商之于社会大爱的支撑点,也是四川大地震带给我们的思考。

  让爱心捐助 成为一种常态和自觉

  全国知名资深媒体人、《蔡照明模式》作者 蔡照明

  汶川地震不仅撼动整个灾区,也撼动着每个中国人的道德观、价值观、生命观,时下,在北京,人们常问的一句话就是“你捐了吗?捐了多少?”或是“你流泪了吗?”如果若是有人胆敢放言不曾捐款,不曾流泪,定然会被当做“冷血”看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汶川地震不仅摧毁着四川亲人的家园和生命,也在拷问着每一家中国地产企业作为社会公民责任和爱心的底线。在我看来,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在全国人民哀思无边、爱心如潮之际,任何一家地产企业,捐不捐钱款、献不献爱心,就不仅仅是社会责任履行的问题,而是企业人格的道德良知的问题,因为我一直相信企业是有人格的。在这里,捐款数额固然是衡量这个企业爱心砝码的重要标尺,但数额又不是唯一的标尺,比如有报道称一个靠乞讨的小女孩,她捐出了300元,而这300元,有很多是零钞,有些钱显得破损,这个乞讨的女孩所捐出的300元也许是一只馒头,可能比某些亿万富豪捐出的金子更让我动容,更想落泪!所以,在震后,地产企业是否快速付诸行动、是否尽力捐献钱物,才是度量这个企业是否具有人格、人味、人性的唯一尺度。神舟老总敢于发出“谁不捐款,让谁滚蛋”的壮语(更多的是悲壮之语),我在这里也敢斗胆直言:如果哪家地产企业,不管你是北京的,还是郑州的,在这一刻,你若没有作出捐款之举,别说你不配称之为地产企业,我觉得这家企业的掌门人或者称之老板的,连做人最起码的资格都不配,“恐怕要从地球上挤出去才行”(鲁迅语)。

  据我所知,截至上周四,郑州地产界已经捐了3000万元的善款,这如同泰山不择土壤,故能成其大;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正是郑州这些地产企业,你五万,他十万,多则百万、两百万,才如涓涓之水一样,汇成郑州地产人爱的海洋。

  从我手中获悉的材料上看,我一方面对此次郑州地产界的整体表现报以掌声,更愿对像建业这样16年如一日,一以贯之,将慈善事业、公益事业进行到底,并将“慈善、公益、责任、爱心”作为企业的一种清醒的“自觉”,成为企业的一种“习惯”,不管在大灾当前,还是平常岁月,都孜孜不倦地坚持着、奉献着、付出着,如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种“淡到极点,浓到极致”的企业爱心之举,我更愿意报以热烈的掌声,投以特别的关注。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