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名师谈
主讲人:焦秋洪 河南省实验中学骨干教师、高三政治备课组组长
经济类、政治类时事政治热点在考试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考生有必要在研究近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基础上,明确2008年高考时政热点问题的特点,把握命题方向,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晚报记者 张勤 张竞昳
◆时事政治主要热点
经济类热点
涉及到经济类的重点热点时事政治的复习有哪些?焦秋洪老师为考生们列出了13个热点,考生们可以参考,在复习中“有的放矢”。
改革开放30年,关注民生,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缩小城乡、区域、收入差距,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统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统一。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物价,抑制投资规模和经济过热,防止由结构性通胀转为全面通胀,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国家宏观调控的资源配置方式。
坚持国家宏观调控的重大经济政策,财政的作用、稳健财政政策的作用;税收的特征和作用、我国的税收政策;从紧货币政策的作用;扩大就业政策,鼓励自谋职业。
企业是最重要的市场经济主体。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支柱。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资源优化配置。
维护劳动者(农民工)合法权益,权利义务统一。
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再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占比重。
生产和消费关系,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扩大内需的方针。
对外贸易内容、作用、原则,出口退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多退税)。
汇率、人民币升值的影响,“走出去”,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政治类热点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文明建设即社会主义民主建设,保障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和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扩大基层民主建设:基层政权组织建设即城乡基层政权机关(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和政府)和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职工代表大会、城市居民委员会、村委会)。
换届选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城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民代表。
国体决定国家机构性质,国家职能决定国家机构设置。政府机构改革(设置),建设服务型政府。信息透明公开,建立完善监督体系。
国家内外职能,对人民负责、民主集中、依法治国三原则。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公民和国家的关系,权利(选举权被选举权、监督权、政治自由权)和义务结合,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坚持党的领导核心地位、领导方式、执政方式、提高执政能力。人民政协性质、职能。
坚持民族平等团结繁荣原则、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国家独立、主权、领土完整是国家最高利益,不容侵犯,内政不容干涉。国家利益、国家力量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基础。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基本点。
嫦娥一号、抗击雪灾也需要关注
今年国内发生的一些重大时事也被列入了需要在复习中注意的热点问题,其中包括“嫦娥一号”卫星、抗击雪灾、打造各项民生工程等耳熟能详的事件。
考生在复习时应对近年来政府出台的民生类各种举措需要有所了解。比如“嫦娥一号”;奥运会;万众一心抗击雪灾,英雄人物体现的经济、政治、哲学观点;打造各项民生工程,完善农村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全体人民享有平等健康权,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便利公共交通低票价政策;“文化低保”工程,包括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免费不免票。
◆时政热点复习的“四步骤”
近年来,高考试题的命题思路已经由“知识立意”转为“能力立意”和“现实问题立意”。也就是说,考试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004年文科试卷更突出地显示了鲜明的时代性,关注时政热点、焦点,关注社会生活、关注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覆盖面之广、设问形式之活,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纵观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大多是围绕热点专题,创设新情景,提供新材料,提出新问题,引导考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和说明。无论试题的难易程度如何,都注重对考生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掌握程度的考查,都必然要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
在进行时事热点的复习时,考生首先要会“读”,认真阅读材料,明确背景材料的类型,如图表、纯文字等,对一些陌生的词句进行冷静思考、仔细推敲。第二步是“圈”,圈出关键词句,抓住问题的要害,理清答题思路。第三步是“简”,即概括材料内涵。领会命题者意图,准确捕获材料涵盖的有效信息。第四步要“联”,即联系书本知识。透过材料折射考点,将材料同考点知识有机结合起来。
提醒考生,要把时政热点当成一个载体,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综合性解读,通过这个过程达到提升能力、巩固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