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B04版:第一健康权威
3  4  
PDF 版
900公里疾行入汶川
100名除疤失败者全免费体验祛疤痕
微管时代,维护“孕力”更关键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900公里疾行入汶川
访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
中原网  日期: 2008-06-02  来源: 郑州晚报  
资料图片

  900公里艰难行进汶川

  5月16日,正在资阳市展开医疗救援工作的河南抗震救灾医疗队接到指令,赶赴震中汶川参与当地医疗救援。当日下午2时30分,包括郑大二附院医疗队在内的河南医疗队110名队员和52辆救护车,赶赴抗震救灾任务最为艰巨的汶川县。

  启程时,医疗队副领队王传中匆忙打来电话,“医疗队要从刚打通的西线进入汶川”。也就是说从资阳到成都,经由雅安至泸定,再绕马尔康,然后由理县进入汶川,预计整个行程900公里。不断发生的余震、泥石流、塌方等突发状况使路途更为难走,汽车的行驶速度还不到每小时40公里,颠簸得厉害,医生们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晕车症状。受余震影响,道路状况恶劣,时有山石滚落,大家冒着危险,艰难行走,人人都揪着心。

  汶川地震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了人的生命在大自然面前是何等的渺小不堪,纵然地震给我们带来了莫大的恐慌,但是却有这样一些人迎着地震走上前线,抒写了一曲壮丽的赞歌。自14日出发赶赴地震灾区,到26日回到郑州,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医疗队员不顾个人安危,在地震重灾区汶川、理县以及后方资阳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成为守护灾区群众生命和健康的英勇卫士。晚报记者 虎萌

  据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队的队员们介绍,在往返汶川的途中,无数群众自发地为医疗队送水、送饭,到了灾区群众安置点,老百姓又主动帮忙搭建帐篷,甚至把自己舍不得吃的大白菜咸菜拿给救助队员吃,要知道由于交通不便,救灾物资不能送到灾区时,能吃上大白菜已经是很奢侈了。百姓的热情让医疗队队员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百姓的热情最让人感动

  累了就在地上眯一会

  在汶川驻守期间,医疗队队员们经历了此前从没想到的艰苦。吃的是凉矿泉水泡面,住的是临时搭建的帐篷,从起初余震时的心悸到后来的镇定自若,队员们和灾区群众一起经历了所有大大小小的余震。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救助队员张卫青说,睡觉时的余震几乎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一晚上震醒四五回。10多天不能洗澡,急救服都已经看不清颜色,白色的口罩变成灰黄。为了救治伤员,大家都不分昼夜的忙碌,“有时候困得站在那儿都可以睡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