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羌族奶奶
一组在汶川地震灾区拍摄的照片感动了网络世界。照片的主角从头至尾仅一人——佝偻着身躯的羌族奶奶,拍摄时间前后不过数分钟,却牵动了全国成千上万人的心。照片的构图很简单,却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坚忍和顽强。
网络头条
5月16日,地震发生后的第四天上午,于志力站在汶川牛脑寨的一处山头。于志力是四川移动派赴灾区的突击队员,彼时刚刚结束了当日抢修移动基站的工作。“提起相机”并打算“记录牛脑寨的受创情况”的他很快看到了让他直到若干天以后仍“每看一次便潸然泪下”的画面。
首先定格的是这样一个场景:在一片断壁残垣、碎石瓦砾的尽头,一个佝偻着腰的老人在陡峭而落石纷飞的山坡上艰难地攀登着。老人的目的地显然就是于志力所在的灾后废墟,这让正感慨于地震灾区荒凉和破败的他“无比的震惊”,镜头于是锁定了那位老人。
近了,老人慢慢地走近了。那是一个穿着羌族服装的老奶奶,满脸的皱纹、浑浊的眼神、颤抖的双腿……这个仅看一眼便让人觉得心痛的老人,竟凭一根“细小的木棍”便登上了山头。她,究竟要干什么?于志力的相机随着老人的脚步缓缓移动着。接下来的画面在于志力的镜头里被分解成10多幅,但表述以文字,却简单到令人心酸——老人找到了原本是自己家的那片废墟,从中挖出了一盆猪油和一把挂面,其间睹物思人,数次落泪。而很快,不住低喃“你们走了,我可怎么活”的老人,拿着沾满泥尘的猪油和挂面,以比来时更为艰难的姿势原路离去,在相机里留下了一个让于志力不忍卒视的背影。
次日,回到成都休整的于志力把照片发到了网上。同时还有他配上的旁白:拍完这组照片后我才知道,5月14日军用运输飞机第一次给汶川空投救援物资就掉在牛脑寨,受灾的村民们没有占为己有,而是汗流浃背地走了两个小时背到山下的县城交给政府……
老奶奶在自己家的废墟里寻找能用的东西
寻找羌族奶奶
在一瞬间,网友们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被击中了。
“老人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奶奶。”仅仅羌族奶奶脸上的一道道皱纹,便可以激起无限的怜惜。“太不容易了,我见过那种山路,健全的年轻人都不大容易爬呢。”网友们感慨,再弱小的生命,都蕴藏着巨大的力量。“可怜啊,那么一小把挂面,够谁吃的啊。”灾区人民的生活之艰难被浓缩到一把微不足道的挂面之上。“为了不给政府添麻烦,灾区人民已经想尽了所有能自救的法子。”更多的网友看到了,羌族奶奶身上的一种意志、一种精神。“朴实的奶奶,朴实的灾区人,朴实的照片。”于是,共鸣产生了。
照片最先发在哪个论坛已经无从得知,因为如今在网络上搜索“羌族奶奶”,得出的链接已经多达10万多条。10多天来,几乎在各家门户网站和网上论坛、社区,这组照片都一直占据着主要位置,跟帖、回复、留言的网友多不胜数。千万句感慨,千万次震撼汇成一个声音:寻找羌族奶奶。有网友恳请于志力马上重返牛脑寨,去找到这位羌族奶奶,再发一组照片上网;有人建议在灾区的媒体记者赶赴牛脑寨,调查羌族奶奶的生活状况;有人进言政府,表达了对包括羌族奶奶在内的灾区孤寡老人生活的强烈关注……更多的人,承诺一旦羌族奶奶找到,将第一时间寄去钱物,甚至很多网友表示要把老人接回家,他们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焦急期盼着老人的音信。
然而,牛脑寨地处深山之中,地理环境十分恶劣,要徒步进入只为寻找一位羌族奶奶谈何容易。10多天来,羌族奶奶一直没有能找到,在各大网站论坛上早已被翻新了数十页的相关帖子上,充斥着“找到了吗,谁有消息吗”的询问和“怎么还没找到,要不我们自己去找”的号召。
找到羌族奶奶
6月3日,网友钟汶哲在网易论坛发帖子说,他已经找到了羌族奶奶:
2日8点半上山,中途在一个叫秉里寨的寨子里停留了片刻,于中午12点抵达牛脑寨。秉里寨跟牛脑寨一样,90%以上房子垮塌。
我们先找到了村长家的帐篷,村长夫人陈艳正在烧火煮稀饭,她指着对面远处的一片废墟:“看那边,老人家还在挖东西”。
老奶奶叫柴志华,77岁。她并不是牛脑寨最老的老人。地震那会儿,她和老伴正在屋顶掰玉米,房子垮了,老两口瘫倒在废墟之上,失神落魄,一度以为已经不在人间。过了许久才缓过劲,爬了出来。老奶奶说,幸好是白天地震,要是晚上,他们就会被压死在屋里。这个房子是老人家自己修的,已经住了30年。老奶奶记不住门牌号,前些天挖出了这个门牌号码牌,却想不起放在哪里了。
老奶奶身体无大碍,现在只是有点咳嗽。她说她老了,77岁了,膝盖疼、骨头疼,已经半年没有下过山。她的老伴是村里家喻户晓的老党员,一定有很多英雄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可惜我们去时他下山理发去了。地震时老头子腰部受了点伤,不过现在已经可以上山下山,看来老爷爷身体结实,生命力很强。
她家的帐篷还没有送到,现在是跟另外一家子搭伙住一个帐篷,吃饭是到她的大儿子家吃。老奶奶每天都在自家的废墟里挖东西,她希望能够把床褥挖出来。本报综合报道
老奶奶抱着邻居的小孩,满眼慈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