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郑州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改造“棋盘”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改造“棋盘”城】
宋致和近照

  郑州故事万元争霸赛66号作品

  走马上任当市长 (一)

  □宋致和/口述

  王 杰/整理

  我好下象棋,怎么看郑州像个棋盘,但是没有大路、直路,街不街巷不巷的。那就收拾一下棋盘吧,先改造长春路,在京汉铁路罢工工人牺牲的地方建起了二七广场,将长春路改名二七路,这是1950年动工的,同年整修几条商业街,如大同路、德化街、正兴街、福寿街、一马路、二马路、东三马路等。

  2007年年末,一个冬日的下午,在北京物资部家属院见到了已有93岁高龄的郑州市第一任市长宋致和。这位共产党人,曾担任过郑州市市长、河南省委书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国家物资部第一副部长等领导职务。

  宋致和在郑州当了8年市长,对他当年一手装扮建设的郑州市充满了感情,他说,郑州是他的第二故乡。所以,晚报去看望和采访他,他打心眼里高兴,眼神里充满了笑意。当午后的阳光透过阳台宽大明净的玻璃窗洒落在他的头部、后背时,勾勒出一个慈祥老人巨大的身躯,可以想见,当年的他是个高大英俊的小伙子。这位高大英俊的共产党人是骑着高头大马、日夜兼程从河北保定来郑州当市长的。一身戎装、一骑高头大马,时间倒转60年,那是从战争硝烟里冲杀出来的“白马王子”。

  宋致和口述了他当市长艰难而又激情澎湃的岁月。

  1948年10月22日,郑州解放了,组织上找我谈话,让我到郑州当市长,那年我33岁。

  传言说我解放前就在郑州做地下党,以算卦掩护身份。其实解放前我根本没到过郑州。那时候我在北京念书,中间被学校开除了,我跟地下党组织失去了联系,回到了河北。后来组织上又找到了我。郑州解放后,组织上认为我在学校学的是经济,对建设和管理城市有帮助,这才派我当市长的。

  “文革”过后,有一个词儿叫“百废待兴”;60年前解放郑州时,有一个说法叫“收拾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不一定准确,但战争的确将郑州这座城市破坏得满目疮痍,城市内外横七竖八坑坑洼洼。我好下象棋,怎么看郑州像个棋盘,但是没有大路、直路,街不街巷不巷的,那就收拾一下棋盘吧,先改造长春路,在京汉铁路罢工工人牺牲的地方建起了二七广场,将长春路改名二七路,这是1950年动工的,同年整修几条商业街,如大同路、德化街、正兴街、福寿街、一马路、二马路、东三马路等。这几条商业街,战前非常繁荣,是它们运作起郑州的百年商业。

  原来的金水河是流经市区的,1939年12月改道郊外大石桥之后,旧河道又脏又乱,铭功路南还有个几米深的大水坑。1953年开始整修金水河,同年建起了纪念二七大罢工的二七纪念堂、中原影剧院(现在的东方红影剧院)。

  对老城,1951年为东西大街铺了水泥路,这是老城1380年间第一次有了水泥路,在老坟岗建起了有史以来的第一座供水高塔,解决了市区群众吃水的问题。对老坟岗这块民间艺术演练场进行整顿,几个剧团收归国有,曲艺也一样,对著名老艺人不强求,愿意加入国有的,保留高薪,不愿意的也可以单干。

  建了广场,修了路,有了娱乐场所,稍微改变了郑州的“棋盘”状,大家说这像个城市的模样了。

  上世纪60年代的二七广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