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0版:国际军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平可夫:中国15年仿制20种俄武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打印】  
平可夫:中国15年仿制20种俄武器
俄罗斯利用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坐收渔翁之利
却无法按时完成总价值15亿美元的运输机、加油机合同

  近两年没有签署一个大额军贸合同

  平可夫说,中国新的歼-11B就是苏-27的仿制品。而且中国人还仿制了俄罗斯“基洛”级柴电潜艇的主要方案,在此基础上采用德制发动机造出自己的潜艇。

  平可夫说,中国人常常是买一些俄罗斯武器回去,然后经过精心研究后生产出样品来。这样,他们不仅吸收了技术,还可以出口“自己版本”的产品。

  平可夫说,A-100大概是仿制俄罗斯“龙卷风”最成功的系统,现在中国已开始将其销往海外。现在,有些国家不再想进口歼-11B的原型机苏-27了,如伊朗。

  平可夫还说,中国开始生产俄罗斯雷达复制品,主要是为“现代”级导弹驱逐舰采用。

  毫无疑问,中俄军事技术合作处于衰退期,平可夫说,“近两年来,中俄没有签署一个大额合同,如果不算中国为歼击机购买航空发动机和其他设备的话。”

  

  中国重视引进俄重型轰炸机技术

  实际上,俄罗斯是中俄军品交易的受益方。今年4月例会闭幕时,欧洲议会一致通过了继续维持对华武器禁运的决定。如此一来,法国向中国扩大军售的愿望就落空了。在这场军火贸易是否解禁的游戏中,中国和欧洲可谓两败俱伤,而美国和俄罗斯却坐收渔翁之利。

  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已近20年,欧盟一些国家也认为这种做法已经不合时宜,其中法国反响最为强烈,认为这样坐失了军火出口的巨大商机。但美国以台湾安全为由,不愿意看到可能被西方军火武装起来的人民解放军。美国一方面向台湾输出大量军火,另一方面不断向欧盟施压,维持对中国大陆的武器禁运。

  在这场博弈后的最大赢家却是俄罗斯。俄罗斯武器正是借着欧盟武器禁运,才成功打入了中国武器市场,成为其最大的军事贸易伙伴。

  俄媒体认为,中国军队人数众多,一些装备急需升级换代。中国进口俄制武器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本国化生产,所以不仅采购俄制武器,而且还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技术引进,尤其是涉及航空导弹和重型轰炸机技术。

  俄军事专家齐加诺克指出,俄罗斯显然从欧盟对华武器禁运中受益匪浅,许多军工企业通过向中国出口军火而获益颇丰。但俄罗斯向中国出售武器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可能出现技术流失。

  

  运输机、加油机合同影响后续合作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北京之行已结束,此次访问将双边经济文化领域合作水平推到一新高度。其中,与中国能源领域的合作为莫斯科带来15亿美元收入。但军事技术合作领域近年来已陷入停滞状态。

  与中国就军事合作议题进行的双边会议已停滞两年,俄罗斯国防部长不止一次推迟访华之行。军事专家证实,俄罗斯企业至今没有得到一个来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大额合同,有的只是一些零件和附件装备供应,包括为直升机米-8和米-17提供的零件设备。

  上述名单还可开列更多,但近来中俄两国军事技术合作出现问题,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供应中国伊尔-76MD运输机和伊尔-78加油机、总价值15亿美元的合同出现了问题。因人力紧缺和设备老化,俄方无力完成此工作。俄罗斯想要恢复以往的高水平制造能力还需时日。

  但更主要的是中国不想要莫斯科推荐的技术,而只是希望得到其武器样本和生产许可证。俄方认为,在与中国签订知识产权合同之前不应急于出售这些技术。否则就出现这样的情况:中国生产出苏-27SK的仿制品J-11B,不需得到苏霍伊公司同意就可以将其出口。

  俄军火商转向东南亚、北非和拉美

  军事技术合作领域陷入停滞状态两年后,中俄军事合作逐渐转向高科技领域。

  俄罗斯系统金融股份公司(AFK Sistema)5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该公司已经和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CPMIEC)签署一项合作协议。

  根据该协议,俄方公司将向中国公司出售微电子产品,双方还将建立联合设计中心,研发生产微电子芯片。

  此外,双方还同意促进在格洛纳斯卫星定位导航系统和GPS产品方面的合作,双方还将在两国分别设立贸易中心。

  俄系统金融股份公司是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中最大的多样化经营公司,客户超过8000万。该公司业务涉及电子通讯、科技、金融、房地产、零售业和传媒。

  长久以来,中国和印度武器是俄罗斯的主要武器销售市场,但它们的市场饱和了,俄罗斯与它们的军事合作已经逐渐转向高科技领域。

  现在,俄罗斯军品商的目光开始投向东南亚、北非和拉丁美洲,这些地区需要质量可靠又不太贵的武器,对于俄罗斯军火商来说,它们是最有前景的地区。

  

  中俄军品贸易不完全报告

  就在不久前,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军事技术和武器占到全俄罗斯武器出口的40%,每年为俄罗斯国库和国防企业带来大笔的收入。据消息人士透露,近15年俄罗斯出口到中国的武器总价值数额巨大。这笔收入大部分来自航空和海军技术,还有反导武器系统。中国拥有大量苏-27SK,苏-27UBK,苏-30MKK和苏-30MKK2型战机。中国还得到组装苏-27SK歼击机的许可证,现正在沈阳生产。俄专家认为中方已可以独立装配这些飞机,不再需要俄罗斯方面供应套件。但中国新型“枭龙”(巴基斯坦称JF-17)歼击机使用的仍是俄制RD-93发动机。与飞机一起出口到中国的还有X-35空地导弹和X-31A、X-31P空舰导弹。

  除此以外,中国还大量购买俄制米-8、米-17和米-171直升机及其发动机。中国海军购买了俄罗斯956E和956EM驱逐舰,配备了反舰导弹3M-80E“白蛉”(北约称之为SS-N-22“日炙”),877 EKM、636和636M型潜水艇。中国还向俄罗斯购买了28套S-300PMU1、 S-300PMU2防空导弹和“道尔-M1”短程反导系统。综合《环球时报》《青年参考》报道

  加拿大籍军事评论家平可夫近日在接受俄罗斯媒体采访时称,近15年来,中国仿制了近20种俄罗斯武器,包括从航空炸弹、雷达到歼击机、潜水艇。

  而实际上,俄罗斯才是中俄军品交易的最大受益方。俄罗斯武器正是借着欧盟武器禁运,才成功打入了中国武器市场,成为其最大的军事贸易伙伴。

  平可夫称,A-100远程火箭炮仿自俄“龙卷风”

  俄“龙卷风”远程火箭炮

  平可夫称,中国新潜艇主要技术源自俄“基洛”级

  俄罗斯图-22M3“逆火”超音速变后掠翼轰炸机

  中国海军的俄“基洛”级潜艇 图/《现代舰船》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