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
|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话说郑州
张杰尧是相声艺术的开拓者
张杰尧1945年携全家五口到老坟岗说相声。他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相声《戏剧杂谈》《关公战秦琼》。这两个相声段子是他1938年创作的,新中国成立后,经相声大师侯宝林整理,成为经典相声。1962年,侯宝林特请张杰尧去京与他合说《关公战秦琼》,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了音。
《关公战秦琼》可说15分钟,内容是说军阀韩复渠之父过生日,戏班唱堂会助兴,演出《千里走单骑》。韩父以军阀割据为由,认为关公是山西地盘上的英雄,山东地盘的好汉是秦琼,要戏班让关公和秦琼比武,改说《关公战秦琼》,不说,饿三天不给饭吃。演员临时编词上场。秦琼唱:“我在唐朝你在汉,咱们打仗为哪般?”关公唱:“叫你打来你就打,你要不打他(指韩复渠)不管饭。”
汉将关公何以战几百年之后的唐将?曲目短小,讥讽尖锐,“包袱”利落,笑料多多。新中国成立后,侯宝林相声代表作之一便是《关公占秦琼》,在电台演出,受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喜爱。但在1959年反右倾时,这个相声段子被认为是讽刺党搞“大跃进”瞎指挥而被批判。1938年创作的相声,怎么会讽刺1958年大跃进瞎指挥?这真成了“关公战秦琼”了,正是“理儿不歪,笑不来”。
张杰尧在老坟岗6年时间,除在三里茶社说《戏剧杂谈》《关公战秦琼》等相声经典之外,还创作了《七不闲》《燕子李三传奇》《五红图》等相声段子。他1967年去世于西安,终年73岁。张杰尧一生创作相声段子360多个,演出480多段。《五红图》自他创作出来之后,历来为相声演员的练功段子。他当是中国相声艺术的先驱和开拓者,名副其实的相声大师。
河北保定人刘化民10岁投相声名角张寿臣,13岁出师后,跟随相声大师马三立、师兄刘宝瑞在山海关、徐州等地演出。他23岁来河南,先后在开封相国寺、郑州老坟岗、商丘、界首等地演出。1950年落脚郑州,1956年加入郑州市说唱团。因投名师张寿臣、马三立,刘化民艺术功底深厚,表演技艺纯熟,逗、捧俱佳。代表曲目有《拉洋车》《山西家信》《菜单子》《戏迷闹洞房》等。
马三立“文革”后期在北京演出,河南省曲艺团派人赴京看望马老,马三立听说是河南省郑州来的,就问,知道老坟岗的“小地梨”吗?来人说不知道,马三立不客气地说,说相声的不知道老坟岗的“小地梨”,我怎么知道你是郑州来的呢?来人讨了个没趣。听说这位省曲艺界人士回河南后立即打听马三立说的“小地梨”,他这才知道,“小地梨”叫刘化民,几十年前就叫响老坟岗了。“小地梨”刘化民的“包袱”常常甩在相声的“垫子”里,如他《豆腐宴席》的“垫子”。“听相声的好处”就是一层层铺垫,一个个包衬,最后把“包袱”抖开。
表演“骂大诨”的还有父子俩的,夫妻俩的,兄弟、姐弟、兄妹俩的。1960年我出差去安徽界首,晚上没事,就到当地曲艺茶馆听相声,当时说相声的就是夫妻俩,男的叫杨宝璋,与侯宝林是一辈的,女的姓王,两人说对口相声《山里红》,自说自演,又逗又捧,“包袱”干净,落地脆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