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1版:独家连载
3  4  
PDF 版
老郑州
女人心事
郎朗 千里之行:我的故事
反贪局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老郑州

中原网  日期: 2008-06-10  来源: 郑州晚报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话说郑州

  “骂大诨”为“曲艺圣地”锦上添花

  自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郭稽东的“骂大诨”在老坟岗茶社说响;进入50年代,老郭除了与妻子杨继兰会说对口相声,也拉儿子郭海泉加入了“家庭相声”。自此,一提到老坟岗说相声的,老郑州人都会说,郭稽东父子俩说得不错。1952年,河南省内第一家全民性质的郑州曲艺团成立,郭海泉担任了副团长。

  相声演员练功的段子也有绕口令之类,艺人练习喉、舌、齿、唇、鼻“五音”及齐、开、撮、合“四呼”和气息运用的主要基本功。如练吼音,要发音浑厚、音尾清晰,如:“山上有只虎,山下有只猴,虎撵猴,猴斗虎,虎撵不上猴,猴斗不过虎。”唇音的练习,如:“瓢半麦,磨瓢半面,包瓢半扁食,卖半瓢钱。”练舌音的,如:“杭州灵隐寺有一领细新席,细新席上躺着四千四百四十四个死僧尸,若问死僧因何死,吹僧累死死僧尸”,“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儿”等,拗口的是四、十、死、尸。“吃葡萄”是正反说。但这类绕口令毕竟是一种纯练嘴皮子的小段子,而相声《五红图》杂糅了说、学、逗、唱。这个段子历来是相声演员练基本功的。1960年前后,郑州市职工业余相声队在二七纪念堂,招收相声演员办讲座,用的就是张杰尧《五红图》段子。

  《五红图》即以甲方引入世上万物离不开“金木水火土”设“包袱”,乙“打别”非不说“金木水火土”五个字而展开逗。甲一层层埋“包袱”,乙层层抖,最后是甲深埋,乙一次抖开,引人开怀大笑。

  老坟岗的“骂大诨”,为“曲艺圣地”锦上添花。在现在民主中路的空地上,清一色茶馆,是河南坠子的领地,周围八九个戏院是唱戏的把持,坠子也常常光顾,而相声却占有其他十几个席棚,与评书的八九个席棚平分秋色。郭稽东父子在光明胡同有专棚为大家“骂大诨”。

  “骂大诨”,给前来老坟岗的平民百姓、军政要员、巨商大贾都带来乐趣。听上一段过过瘾,哈哈一笑,其乐无穷。因此,“骂大诨”也就有了一批追随“粉丝”。如今是老坟岗戏迷乐队负责人的杨双宪老人就是其中之一。杨双宪师傅,从小卖蒸馍,啥事都经过,吹拉弹唱样样都是行家里手,却几十年如一日钟情于相声。他说自己是相声的“铁杆粉丝”。

  “骂大诨”,艺人们还将这门艺术扩展到郑州的城市空间,培育了一支庞大的职工相声队伍。

  20世纪60年代初,是郑州曲艺演出的鼎盛时期。除省市说唱团坚持在城乡演出外,还有一支业余相声队伍——郑州市职工相声队,经常深入工矿企业和街头、公园,把欢歌笑语送给千家万户。

  郑州市职工相声队成员30人,来自本市第一钢铁厂、油脂化学厂、第二砂轮厂、市人民银行等十几个单位。演员有李连生、肖遂成、李佑钧、王化民、乔斌、靳春林、张金林、王明真、杨明扬、徐宝群、刘建勋等。由文化馆艺术辅导员王文兴、张杰带队并担任报幕。该队除不定期送戏到市区有关单位慰问演出外,每逢周末晚上,便自动到市人民公园湖滨茶社聚齐,为群众义演。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