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37版:独家连载
3  4  
PDF 版
老郑州
女人事
34
34
朗朗
34
反贪局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老郑州

中原网  日期: 2008-06-11  来源: 郑州晚报  
赵富海 著

河南人民出版社

  老坟岗曾与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齐名。100多年前,蒸汽火车隆隆地拖来了老坟岗商业的繁盛……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在这里酿成一片滚滚红尘。这一切的高度集结,使老坟岗成为一幅市井生活的画卷和一面折射历史映像的镜子,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老郑州及老郑州人生活的一个浓缩版。

  相声队所有演员不取任何报酬

  职工相声队演出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三人相声、双簧、山东快书、快板书等近十个曲种。他们除拥有一批传统段子《八扇屏》、《五行图》、《汾河湾》外,还创作演出不少反映现实生活的节目。每晚演出两个半小时,观众凭门票入场,听曲艺不另外购票,可一边品茗,一边看演出。

  人民公园的湖滨茶社我常去,最喜欢的相声是《学方言》,还有李连生和肖逐成说的相声《反正话》。比如:甲说我是桌子,乙说桌子是我;甲说我是含羞草,乙说含羞草是我;最后一句是抖“包袱”,甲说我是狗尾巴花,乙说我是花尾巴狗。哄堂大笑之中,一周劳作的辛苦都被相声带来的笑声冲淡了。

  所有演员不取任何报酬,自觉骑车来回,只在晚场结束后,由公园聊备汤面条、馄饨之类的夜餐招待。相声队这种艰苦朴素的作风,在群众中造成良好的影响。观众纷纷致函文化馆,称他们是一支“能吃苦善演唱的文化小分队”。

  老坟岗的“骂大诨”,不单是影响了郑州本土,产生了一支职工相声队,现在郑州非常有名的相声演员范军,也应当是“骂大诨”的传承者。他已登大雅之堂,已上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并已走进白燕升主持的中央电视台《空中剧院》栏目,给全国的观众和相声爱好者带来了欢笑。央视作为国家大电视台,不仅每年搞一次相声小品大赛,推介相声新人,推出前辈的经典相声演出片段,还专门在央视三频道开辟了《与您相约——相声大讲堂》说学逗唱栏目。

  现在,相声这种出自民间的民俗艺术,不仅登上大雅之堂,还上网逗捧。网上有一分钟相声,如《假币》、《狗熊吃蜜》。《假币》说的是一个人印假币时不小心印了一张15元的,咋办?拿到乡下花吧。正好有一卖烤白薯的,1块钱1个,他买了一块,人家找他14块钱,拿回家一看,差点儿没气死,找给他的是两个7块的。《狗熊吃蜜》说有一个小狗熊想吃蜜,将蜂窝摘下来按在水里想把蜜弄出来,结果蜂飞出来,蜇了小熊。老熊见了说:看你那熊样,还想泡妞呢!

  相声,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无论是地摊的,还是舞台的,抑或是网上的,都必须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理儿不歪,笑不来”。

  一切艺术的本质都是追求与表现美。民俗艺术当然也具备这种特质。在老坟岗的民俗艺术还有一个特点,“叫卖”的言路异彩纷呈,用老坟岗人的话说是“口活”好。在老坟岗的民俗艺术,无论是文的还是武的,离开了“说”就不成为艺术,是约定俗成的,也成了一种规矩。于是,文武卖艺人先练就了一番嘴上功夫,而又“三句话不离本行”。从嘴里说出的“由头”、“开场白”、“段子”,抑扬顿挫,节奏明快,话语流畅,是一种很美的视听音乐。

  古彩戏法、拉洋片的、测字算命的、卖针的、叫花子打莲花落的即兴演说,不亚于有版本依据的评书、坠子书等专门的说唱艺术。这一类“叫卖”是江湖行当不可或缺的表演。他们每每创造出一个优美的意境,吸引人,陶冶人的性情,润泽人们孤独而焦渴的心灵,魅力无限。对生活在那个年代的平民百姓来说,这些“叫卖”胜过看电影、电视的享受。贫苦而平淡的日子有这些,心灵添了一份安宁与愉悦。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