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2版:中原时评
3  4  
PDF 版
新京报 个人信用档案 不能单方面建立
上班讲话罚戴口罩有损员工尊严
如此“行政回复”如同“恶搞”
有些权力的“反省”为何很可笑
1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有些权力的“反省”为何很可笑

中原网  日期: 2008-06-11  来源: 郑州晚报  
  □本报首席评论员 闵良臣

  新时期反腐败以来,我们很看过一些腐败分子的“反省”。即使不能说有些腐败分子的反省实在像是作秀,那反省往往也是很可笑的。眼下就有这么典型的一例,安徽黄山市原政协副主席吴洪明滥用职权,致使国家损失6800余万元;此外,此人做官以来,有据可查的受贿行为就有59次。然而,在法庭上,面对公诉人指控其涉嫌滥用职权致使国家遭受巨大损失时,吴洪明振振有词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道:“在具体的工作中,很多事情是约定俗成的,只要考虑到对大局有利,对长远发展有利,让局部作些牺牲,都是允许的。这种现象现在到处都是。”乍一看,这些话颇在理。然而,正如检察机关人员所述,吴洪明所说的“约定俗成”,实际上无非就是想表明,只要为了招商引资的需要,为了所谓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需要,很多时候都可以擅自超越职权,违反规定处理公务。

  至于面对那么多次的受贿行为,报道中说,曾经有一段时间,吴洪明对自己的受贿行为也进行了“扪心自省”,不料他得出的结论却让人大跌眼镜:“自己把收受他人的财物,简单地看成是亲戚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为了上下级之间搞好关系。”如果这也能称做“自省”,如果所有的官员都是这样的“自省”,那么,我们的“官场”还有何清廉可言?我们上下级的“关系”与封建时代又有何区别?更可怕的是,时至今日,还有这种高级别的官员对于上下级之间要“搞好关系”竟是这样一种“认识”,这是否也算给我们的社会给我们的监督部门敲了一记重重的警钟呢?难怪报道中也说:“对于一个高级领导干部来说,悟出如此之‘道’,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只是这种“悲哀”在笔者看来,不仅是这个“高级领导干部”独有的,更是社会的,是民众的!

  我们注意到,这篇报道着重强调了现在一些官员的“认识”,这就是他们把存在的当做合理的,把约定俗成的看做合法的。然而他们错了。可以说,这些官员似乎有必要亟须补上一课,而这一课的名称就叫:辩证法。有些官员张口闭口要求别人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甚至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然而,你若认真问一问他们到底又懂得多少马克思主义,怕是要闹个“大红脸”。恩格斯在他的名篇《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这篇3万多字的著作开头不久就认真地谈到这个话题。不少人都知道,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有一道著名的命题,这就是“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可恩格斯在引用这句话之后紧接着就说:“这显然是把现存的一切神圣化,是在哲学上替专制制度、替警察国家、替王室司法、替书报检查制度祝福。……但是,在黑格尔看来,凡是现存的绝非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在他看来,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同时是必然的东西”,而“必然的东西归根到底会表明自己也是合理的”。更重要的是,恩格斯通过对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分析,得出结论:“在发展的进程中,以前的一切现实的东西都会成为不现实的,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自己存在的权利、自己的合理性;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就会起来代替正在衰亡的现实的东西”。因此,“按照黑格尔的思维方法的一切规则,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这个命题,就变为另一个命题:凡是存在的,都是应当灭亡的”。

  不懂“这一点”,不仅会闹出死死咬住“约定俗成”不放的笑话,就是把存在的当做合理的“扪心自省”,也一钱不值。

  新闻参见今日本报A21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