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C02版:城市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C02
城市故事
运动场上的非常精神
1977年 一场特殊的比赛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打印】  
无标题

  2008年北京残奥会将于9月6日至17日在北京举行,共有20个大项,除帆船在青岛、马术在香港举行外,其他项目均在北京举行。

  “残疾人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不仅信念更为坚强,身体有所康复,也为融入社会生活树立了更多的信心和勇气。残疾人体育健儿所展现的不屈不挠、超越自我的品质,是我们在振兴中华的过程当中最需要的宝贵精神。”中国残联常务副理事长吕世明如是说。那么,郑州的残疾人体育事业从过去到现在,究竟走过了一条怎样的路呢?晚报记者 苏瑜 实习生 任中敏 文/图

  小图为北京2008年残奥会体育图标

  2008年 一个简单的心愿

  希望农村残疾人更多融入社会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不是平坦的大道……”2007年9月,在外地漂泊了数年的时金川回到家乡——郑州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沟赵乡大谢村,让他吃惊的是,村子里的残疾人很少与外界接触沟通,竟然连残疾证都不知怎么办理。他感到心痛。

  时金川没有双臂。8岁那年,一次意外使遭遇高压电击的他从肩膀处被截去双臂,成为重残人士。也许是年龄还小的缘故,乐观开朗的时金川没意识到失去双臂将会对自己整个人生的影响,他积极地适应没有双臂的日子。问及那时的情况,他笑了笑说,“达尔文的进化论是非常有道理的。只要有想生存的强烈欲望,人体的各功能器官会进行优化组合,所有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就这样,他用双脚学会了正常生活所需要的大部分技能。因为觉得公众场合用脚不礼貌,他又学会了用嘴。

  “初中升高中时,我被拒绝参加考试,最后是教育局长亲自特批了‘暂允许参加考试’的条子,我才有幸进入考场,当时领导亲自到考场上看我是怎样用嘴拿笔写字的。”遗憾的是,考了全市第三名的时金川无法如愿进入第一志愿的学校就读,后来辗转被古荥的郑州市第20中学录取。后来他的事迹传出后,有几家学校向他伸出橄榄枝,可他却不愿意去。

  上世纪80年代初,张海迪等残疾楷模的奋斗事迹家喻户晓,推动了残疾人事业的大力发展。1984年,全国首届残疾人运动会在合肥召开。之前,河南省举办了选拔赛,即河南省首届残疾人运动会。

  运动会在洛阳举行。郑州、洛阳、开封、新乡、安阳、焦作、平顶山以及南阳、许昌、驻马店地区等12个队130余人参赛。时金川取得了田径100米、400米和跳高、100米自由泳四个项目的第一名。“主要是因为第一届,参与的人数比较少的缘故。”对于荣誉,时金川谦虚地解释着。其实,喜欢运动的他从上小学时就经常在上学放学的路上进行跑步训练。“参加体育运动让我主动融入到社会中,也使我养成了乐于接受新生事物的习惯。”

  时金川电脑操作非常熟练,键盘放在地上,右脚灵活地拖动鼠标。“回郑州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就研究起了金融。投了一些钱在股票上,每天看看行情,然后浏览网页,最近对汇票比较感兴趣。网络让我与社会保持紧密联系。”时金川叹了口气说,在农村,像他这样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残疾人都与社会严重脱节。

  目前,时金川已经为村子里的残疾人做了一些实事,还为两位残疾人找到了工作。“2008年是奥运年,我希望奥运精神能更广泛更深入地传递给每一个农村残疾人。”

  本文未完,请继续阅读C03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