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影
阴影 阴影
第A04版:抗震救灾 众志成城
3  4  
PDF 版
10万人次11天立体搜救失事直升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版面导航 |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4  
     【打印】  

10万人次11天立体搜救失事直升机
今日开始运送直升机遇难者遗体,直升机黑匣子已经找到
中原网  日期: 2008-06-12  来源: 郑州晚报  
  6月10日10时55分,成都军区陆航失事的米171运输直升机的残骸在映秀镇附近的深山峡谷密林中找到,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这是成都军区陆航失事直升机的残骸(6月11日摄)。

  救灾动态

  ● 直升机失事的18位遇难者遗体目前已经全部装袋完毕

  ● 一架救灾直升机成功迫降在野外,3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动态

  一架救灾直升机成功迫降

  一架救灾直升机6月11日因机械故障,成功迫降在野外,3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介绍,6月11日12时35分,中信海洋直升机股份有限公司的一架超美洲豹直升机,在前往四川什邡执行珍稀野生动物救援任务的过程中,直升机发生机械故障,在四平野外成功迫降。他表示,民航直升机抗震救灾指挥部已派直升机前往事发地救援。机上共有机组及救灾人员13人,目前3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

  唐家山堰塞湖解除黄色警报

  根据6月10日20时至11日14时水文观测和实况综合分析,唐家山堰塞湖蓄水量逐步减小,11日11时15分泄流槽下泄流量为56立方米/秒,小于黄色预警标准中规定的1000立方米/秒,新形成的急滩状河段前段稳定性好。经专家组会商,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决定:从6月11日16时起,解除唐家山堰塞湖黄色警报。

  唐古拉山地区余震不断

  来自西藏自治区地震局最新消息,西藏青海交界处的唐古拉山地区自6月9日起,已连续发生4次5级以上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附近,目前,地震未对青藏铁路和青藏公路造成较大的影响,西藏方面暂未接到人员伤亡报告,但部分房屋出现裂缝。

  豫川连心

  人才市场首批专业建筑人才赶赴灾区

  本报讯 一支由退伍老兵、共青团员、共产党员组成的灾区援建突击队,昨日上午,带着两个月的干粮和三车工具,向地震灾区进发,他们将在两个月内,为安县安塔镇的受灾群众,搭建起500到800套活动板房。

  上午10时许,由郑州市人事局人才中心与建筑企业联合组建的抗震救灾突击队,一行50人,带着3车搭建房屋的工具、两个月所需的食物和日用品,从郑州出发赶赴四川安县。这50人都是来自建筑企业建筑方面的能手,由退伍老兵、共青团员、共产党员三类人组成,此次领队的某建筑企业董事长高松理介绍:“他们都是自愿报名前往灾区援建的。”    晚报记者 陈静

  由于直升机失事地点山势险峻,11日下午成都军区某工兵团100多人正携带各种工具奔赴失事地点,开辟道路,扫清障碍,以便运送机上遇难人员遗体。由于地形复杂,天气变化不定,遇难者遗体运送极其困难。预计抵达映秀镇的时间将由12日推迟至13日。

  四川省军区抗震救灾指挥部最新消息,经过拍照、DNA取样、身份确认、防疫、默哀致敬,直升机失事的18位遇难者遗体目前已经全部装袋完毕。运送工作将在12日白天展开。失事直升机的黑匣子已经找到。

  牵动人心

  “天气变化太快,恐怕不行……”这是邱光华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5月31日14时56分,邱光华驾驶的编号为734的直升机与地面失去联系。

  15时45分,联合搜救指挥组成立。从这一刻起,成都军区作战指挥室二楼右侧办公室的灯光就再也没有熄灭过。恰如人们心中的希望,一直在燃烧……

  得到陆航团关于直升机失去联系的报告后,指挥部立即指示部队运用各种通讯手段联系机组,同时通过空军中继机、中国移动手机呼叫直升机和机上人员。从中午到深夜,一连10多个小时,一直没有回应。

  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汇处的崇山峻岭中,直升机失去与地面的联系,意味着什么……拥有丰富直升机飞行经验的总参陆航部部长马湘生判断:“凶多吉少!”

  成都军区司令部陆航处处长陈格辉是邱光华的战友,担任空中搜救行动的具体负责人。自搜救开始以来,他就一直没有离开过作战值班室。

  “如果直升机的机械有故障,飞行员会在第一时间报告。机组、特别是邱光华机长,具有丰富的飞行经验,不可能是人为原因。”非常了解自己战友的陈格辉说,根据掌握的情况,天气突变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陈格辉的判断很快得到验证。在邱光华机组失事前,另一特级飞行员多么秀曾在空中与他通话。“天气变化太快,恐怕不行……”这是邱光华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立体搜救

  近10万人次灾区军民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中国式拯救大兵瑞恩”行动

  6月1日,出动人员8000多人、直升机20个架次,对银杏乡至映秀镇展开拉网式搜救;

  6月2日,出动人员1400多人、直升机25个架次,对疑似区域展开重点搜救;

  …… ……

  6月8日,出动人员9389人、3架米-17直升机、1辆水陆工程侦察车、2部轮式动力伞飞行器,对疑似目标实施重点排查;

  6月9日,出动人员9414人及各型飞机和飞行器7架、水上搜救装备2台,对映秀镇西北侧高地进行重点搜寻排查……

  为了尽快找到失事直升机及机上人员,灾区军民展开了一场规模空前的“中国式拯救大兵瑞恩”行动。11天时间里,军地先后投入近10万人次、各类飞机和飞行器100多架次,展开地毯式立体搜救。

  在空中,新华社记者跟随直升机,参加了惊心动魄的搜救行动。一次一次充满了期待地起飞,又一次一次黯然神伤地返航。

  在地面,上万人参加的搜救行动同时进行……

  失事区域河流纵横、湖泊众多,直升机会不会坠落到水里?搜救部队迅速对失事区域内的水域展开搜索。

  紫坪铺水库大坝上,水陆工程侦察车对水库展开全方位侦察。在显示屏上,浑浊的湖水变成了一片透明,可是偌大的湖底一无所获;

  在岷江岸边,搜救人员对几十公里长的河流进行了河床断面扫描,没有获得丝毫进展;

  在地震形成的一个个堰塞湖边,官兵们冒险进行投锚拖拽,可是每次拉上的都是失望……

  魂归青山

  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带领200名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在深山峡谷密林中发现了直升机残骸和机上人员遗体

  利用成都军区空军和中国民航成都双流机场引导雷达提供的信息,综合各个方面获得的线索,陈格辉和战友们在地图上一遍又一遍地确定邱光华最后飞行的航迹。在一张大比例尺地图上,一红、一蓝两条曲线,标示着邱光华机组和与他最后通话的多么秀机组的飞行轨迹……

  根据航迹图,联合搜救指挥部很快确定了一个方形的搜救区域和一个圆形的重点搜救领域,在地图上分别以橙色和黄色标示出来。

  经过连续11个昼夜的搜救,6月10日10时55分,四川省军区司令员夏国富带领200名民兵和预备役人员,在映秀镇西北深山峡谷密林中发现了直升机残骸和机上人员遗体。这个地点,就在地图上标示的重点搜救区域附近!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获悉这一消息后,立即作出批示,向遇难机组人员和机上群众表示沉痛悼念,向遇难人员亲属表示亲切慰问,向执行搜救失事直升机任务的部队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表示衷心感谢!

  为抗震救灾作出了特殊贡献的“雄鹰们”,长眠在了这片他们深爱的土地上。

  本版除署名外文图均据新华社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